曾经是互联网大厂里光鲜“白领"的我,在厌倦了无尽的会议与KPI之后,我选择了辞职,拾起儿时的最喜欢的工具箱,成为一名上门家电维修的师傅。
身边的人不解,认为这是从“脑力”到“体力”的降级,是踏入了一个夕阳行业。但于我而言,这并非降级,而是回归初心,用我在职场学到的用户思维,去重新审视和实践一门传统手艺。
这段独特的经历,让我对家电维修的困境与未来,有了全新的思考。
不要再与“免费信息”和“低价竞争”硬碰硬,因为你赢不了。 互联网让信息无限透明,总有人愿意用更低的价格抢生意。我们的出路在于提供他们提供不了的 “价值”。
这个价值包括:专业性、可靠性、效率、安全保障和售后服务。
二、建立信任- 专业的告知故障点:顾客虽然听不懂,但是会觉得你很专业,这钱花的值。
- 坚守维修底线:对于“留后门”说不,这不仅时职业道德的缺失,更是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你的职业生涯
- 建立顾客档案:记录客户的信息,维修历史、电器的型号。针对优质顾客,可以添加用户的微信,根据记录的信息为用户添加标签,然后可以使用一些群发工具,例如里德助手Plus,有针对性的给顾客发送保养提醒以及优惠活动。对于一些难缠的用户可以实行“先款后服务”进行婉拒,比单纯拉黑更体面。
1.应对“网上指导,自修成风”
错误做法:把知识当秘密,敌视所有想要了解的顾客
正确做法:
- 建立个人专业形象:制作一些高质量的短视频或图文,内容可以是教“用户自检”以及一些“保养常识”。同时可以本地论坛以及社交媒体上免费回答一些小问题,让客户在遇到问题时想到的第一个就是你。
- 专业性壁垒:在上门时,使用专业的诊断工具,工具箱干净整洁。操作时注意细节,流程要规范。
2.应对“乱收费、顾客不信任”
错误做法:报价含糊,事后加价
正确做法:
- 定价标准化:上门前明确告知相关费用,比如上门检测费。根据客户的描述进行阶梯式报价,同时也要坚守价格的底线,针对客户一味压价要礼貌拒绝,并且传递一个信息:我的价格=我的技术+正品配件+售后保障。
- 价值沟通:当客户觉得贵时,要解释为什么值这个价格。
3.应对“新机贬值”
错误做法:与客户争论“修比买划算”正确做法:
- 提供诚实的建议:当维修价值不高时,坦诚的告诉顾客。这样做虽然你损失了这次的维修费用,但是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 拓展新业务:提供快捷,专业的安全服务。针对不修的旧电器提供有偿回收服务。针对深度清洗与保养推出保养套餐。与一些家电商城或者平台进行合作成为他们的特约售后维修点。
家电维修的未来,远远不是低价的内卷,而在于彻底的服务升级,我们必学从单纯的修理工进化为值得信赖的“家庭家电顾问”,用专业、透明和真诚建起自己的护城河,我坚信这个行业没有所谓的夕阳,它只是在等待被怀揣热爱的新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