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门公路)
面对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的凶猛来袭,江门市市区公路事务中心闻“汛”而动、听令疾行,坚决扛实公路保通保畅核心职责,充分发挥“邑路先锋队”党建服务品牌“红色引擎”作用,迅速凝聚先锋力量,在防风抗灾最前沿,构筑起守护市区路网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堡垒”。
“先锋”引领,筑牢防风“安全堤”
台风“韦帕”逼近,预警即是命令!江门市市区公路事务中心“邑路先锋队”闻风而动,严阵以待,周密部署防御工作。
7月18日,根据市三防指挥部应急响应要求,市区中心第一时间启动防风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围绕上级部署要求,迅速细化落实各项防风工作任务安排,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层层压实防御责任。党员骨干分组带队,立即对管养公路、桥涵展开拉网式巡查。启动响应以来,累计出动巡查人员217人次,车辆133车次,检查风险点位147处,巡查里程1805公里、桥涵770座次,发现并即时整改隐患10处,有效消除潜在风险。党员技术骨干冲锋在前,专项检查江门大道凤凰山隧道边坡防护、江门大道迎宾立交至白沙立交段路面维修、会港大道涉铁施工等在建工程,现场督促施工单位加固设施、清理排水,确保重点部位稳固。全力协调保障,迅速备齐挖掘机、装载机等应急抢险机械及砂石、水马等关键物资。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以党员为核心的应急抢险队伍全员集结待命,干部职工同步进入备勤状态,确保随时响应。
风起云涌,备战先行。“邑路先锋队”以高效的组织力和扎实的备战,在台风登陆前沿筑牢了防风抗灾的坚实堤坝。
“先锋”攻坚,勇当公路“守护者”
台风登陆前夕,风雨加剧,险情频发。市区中心“邑路先锋队”挺身而出,将党旗插在抢险最前沿,先锋模范作用在疾风骤雨中闪耀。
7月20日,市区中心党员迎风冒雨前往管养路段、站场班房等重点区域,检查防御与抢险工作,现场协调解决困难,为抢险工作注入强心剂。受强风影响,江门大道、建设三路、江沙路等主干道多处路树倒伏,折断的枝干散落路面,部分排水口被杂物堵塞。一支支“党员突击队”顶着风雨迅速集结,使用油锯、铁锹等工具清理障碍,疏通排水设施,风雨中连续奋战7小时,累计加固施工现场的交安设施12处,清理倒伏路树30棵,疏通排水设施43处,确保抢险救援“生命线”时刻畅通。
针对外海大桥等特大桥遭遇的极端风浪和桥面横风风险,市区中心严格依据江海区三防办指令,与江门公安、中山公安、区交通等部门紧密配合。在风雨交加、桥面湿滑的条件下,“邑路先锋队”党员干部规范操作,高效完成了外海大桥的安全封闭与围蔽设施设置,有效规避了重大安全事故风险。
风雨虽急,职责在肩。“邑路先锋队”以高效的响应和扎实的行动,在恶劣天气中筑起了一道守护路网安全的坚实防线。
“先锋”聚力,高效恢复“畅通路”
7月20日下午,台风“韦帕”在台山海宴登陆。市区中心精准调整防御策略,将防风工作重心有序切换至防汛应对,聚焦路网功能快速恢复和安全运行,持续发挥“邑路先锋队”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顺畅。
调集党员技术骨干力量,发扬连续作战精神,高效组织对台风造成的路面障碍、局部损毁点进行集中清理和应急修复。2小时内完成主要受影响道路3条的清理和修复工作,清除倒伏树木、断枝、淤泥等障碍物38处,确保市区交通主干线迅速恢复畅通。为防范内涝等次生灾害风险,“邑路先锋队”巡查分队迅速出击,对辖区内受风雨影响的边坡、桥涵、易涝点等关键部位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重点关注水浸黑点,评估结构安全及排水状况,对其余点位做好警示标识并安排整治计划,全力确保路网运行安全稳定。依托在江门大道东加油站设立的“邑路先锋队”便民服务点,党员志愿者主动值守,为过往市民及司乘人员提供道路通行信息咨询、应急饮水等服务,累计服务群众1300余人次,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出行中的实际关切。
风雨渐歇,党旗更红。“邑路先锋队”以高效的专业能力和务实的为民情怀,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影响,在灾后保畅通一线展现了党建品牌的担当与温度,让群众出行更安心、更便捷。
风雨砺初心,党旗聚力量。在“邑路先锋队”党建服务品牌的引领下,江门市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在迎战台风“韦帕”的这场防风防汛战役中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迎风斗雨、守护畅通的实战效能。这场风雨洗礼,生动检验了品牌成色,更凝聚了砥砺前行的强大动能。下一步,江门市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将立足此次防风防汛实战经验,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推动党建与公路管养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保障市区路网安全畅通、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注入更加强劲的红色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市区公路事务中心 李妍;图/市区公路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