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电商商品低价监测的详细方法和步骤:
一、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专业控价软件:如鼎点检索软件,可设置“动态价格监控”,输入商品链接或关键词,系统自动抓取全网在售信息,重点监测“到手价”与SKU。例如某美妆品牌通过该工具,发现某店铺将原价299元的面霜以“买一送一”变相降价至150元,系统立即触发邮件预警,4小时内完成取证。
综合比价工具:如奇点数据,支持多种电商平台的价格对比,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低价好商品,还提供商品历史价格查询功能,方便用户了解商品的价格走势。
电商平台API接口:通过接入各大电商平台的API接口,实现对商品价格的实时获取和动态监测。
二、设置监控参数
监控范围:明确需要监测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以及品牌的所有授权经销商和可能出现的非授权经销商店铺。同时,要涵盖品牌的全系列产品,确保没有遗漏。
价格阈值:设定最低限价(如低于官方指导价80%触发预警),一旦发现低于设定价格的商品,系统自动触发预警。
更新频率:根据品牌产品的价格波动特点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合适的监测频率。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产品,可以每天监测多次;对于价格相对稳定的产品,可每天或每周监测一次。
三、发现低价链接
自动抓取:软件自动抓取并筛选出低于设定价格的商品链接。
人工复核:登录电商平台查看商品详情页,确认是否标注“官方授权”;通过“慢慢买”“历史价格查询”等比价网站,验证该价格是否为近期最低;若涉及大促活动(如618、双11),需对比平台规则是否允许此类降价。
四、数据分类与分析
卖家类型:区分授权经销商、未授权个人卖家、疑似假货店铺。
价格分布:统计低价商品占比、高频违规店铺名单。
竞争分析:对比竞品价格策略,判断是否因市场竞争导致低价。
五、处理低价问题
联系卖家整改:通过旺旺或电话要求调整价格(针对授权经销商)。
平台投诉下架:对拒不整改的顽固店铺,可联合其他被侵权品牌发起集体维权,提高处理效率。
知识产权投诉:针对商标侵权、盗图、专利侵权等行为进行投诉。
法律手段:对顽固卖家发送律师函或提起诉讼。
六、注意事项
持续监控:低价问题易反复,需定期更新监控规则和价格阈值。
区分授权与非授权:避免误伤合规经销商,优先处理未授权卖家。
结合人工复核:软件可能存在漏抓或误判,需人工二次确认。
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市场活动(如双11、618)灵活调整限价政策。
通过以上方法和工具,可以有效监测电商商品的低价情况,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