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社会实说。
社会时事,每日分享最新观点!
手机套餐里的那些猫腻,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吐槽。
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明明办的是 "无限流量套餐",月底却收到流量超量账单,咨询客服后才知道, "无限" 只针对 4G流量,如果是用的 5G 流量,则要另算费用。
而有些老年人,明明就只买了一个话费和流量的套餐 18 元,但每个月要 30 多的话费,直到子女查询才得知,手机里还有 3 个自己从没订过的增值业务,每月要扣 10 多块,退订要输三次验证码,转两次人工,最后还得等到下个月才生效。
更让人无奈的是套餐种类,三大运营商的宣传单,各种套餐、话费、流量、短信费、宽带费等等,有不同的组合不同的资费标准,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怎么选择最划算。更别提老年人了,稍不注意就踩坑了。
类似的这种 "坑" 还不少,直到最近,这些糟心事,终于要解决了。
近日,三大运营商纷纷表态,要精简套餐,透明消费。
中国移动承诺业务订购必须经由客户电话确认同意,办理完成必为客户下发告知短信;变更套餐时,无合约约定变更条件的,48小时内办结;用户可自主屏蔽境外号码来电和短信等 10 项用户最关心的服务。
中国联通表示要推出四个方面十六项举措,其中包括精简资费套餐方案种类和数量,资费公示做到分类清晰;业务协议关键要素加黑加粗显示等。
中国电信则表示,规范服务提供,提升服务水平,推出九项措施,包括征得用户同意后开通电信业务,让用户明白消费;规范业务退订办理流程;未公示套餐不销售等。
其实大家的要求不高,不是要多便宜,就是想消费个明明白白。就像菜市场明码标价那样,哪些业务多少钱,包含哪些项目,只要写明白就好,不要搞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套路。
比如可以搞个 "套餐计算器",输入用量就自动匹配最合适的方案,这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套餐
另外在订业务的的时候,多设置一道“确认”步骤,以免不注意误订业务,而退订的时候不要层层设卡,不需要直接就能退。
最关键的是,这次三大运营商的表态,虽然迈出了一大步,但还需要长期的坚持,不能仅仅是一阵风,并且要畅通群众监督通道,对只承诺不落实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用户的声音,本质上是对 "尊重" 的呼唤。就像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王振宇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老百姓不怕花钱,怕的是花得不明不白;不怕选择多,怕的是被套路牵着走。运营商手里握着 18 亿移动用户、6.8 亿宽带用户的信任,这份信任不该被用来钻空子。
说到底,通信服务就像水电一样,是过日子的必需品。必需品的消费,本该让人踏实。当套餐宣传单不再像天书,当收费明细能看得懂,当退订按钮一点就灵,老百姓才能真正松口气。毕竟,谁也不想在打电话、上网这种日常事上,还随时要小心翼翼。
行胜于言,希望这次,运营商能把承诺落实在行动上,真正为消费者权益着想。
大家不妨查一查自己的手机话费业务,看看哪些不需要的就退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