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融合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追求的目标很清晰: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精准识别关键信息、稳定可靠地输出价值。然而,现实中的挑战往往横亘在目标之前——尤其是当我们需要将各类AI算法高效、稳定地集成到视频管理平台时。
算法选型、模型适配、环境部署、协议对接、性能调优、后续运维升级……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消耗团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并非技术本身的难题,而是“集成”与“落地”的效率瓶颈在制约着我们。
因此我们对原先的EasyGBS进行了迭代和重构,打造了EasyGBS算法算力平台——它正是针对这一痛点而生的解决方案。其核心价值,我认为在于它有效地标准化了算法接入流程,大幅简化了管理复杂度,显著提升了智能分析能力的部署与应用效率。
1、算法仓——百种算法,开箱即用
算法仓的核心是一个展示丰富、成熟AI算法模型的仓库。涵盖人脸识别、车辆分析、周界防范(入侵、越界、物品滞留/消失)、人体行为分析(摔倒、徘徊、聚集)以及通用目标检测(烟火、安全帽、工服等)等主流安防场景。
关键在于,这些算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基于视频分析软件(LiteAIServer)和AI边缘计算硬件(智能分析网关等),预先完成了与EasyGBS流媒体平台的深度适配。这意味着我们无需再耗费大量时间在底层协议对接、数据格式转换、接口开发等“脏活累活”上。选择所需分析插件,选择算法、算力,启用,即可快速获得基于标准流的智能分析结果输出。
2、灵活扩展,拥抱生态
EasyGBS算法仓并非封闭系统。其设计支持对接符合规范的不同算法厂商模型。当需要引入特定场景的专用算法或更换性能更优的模型时,只要新算法符合算法仓的接口规范,即可相对顺畅地集成进来。
这种开放性降低了被单一供应商锁定的风险,也为未来技术升级和场景拓展预留了空间。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EasyGBS算法仓带来的最直接价值是效率的跃升和响应的敏捷:
- 项目周期缩短:以往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完成的新算法上线(包含对接、测试、调优),现在可以缩短到几小时或一天内完成。这对于需要快速验证方案效果或响应客户紧急需求的项目至关重要。
- 试错成本降低:想要评估某个新算法在特定场景下的效果?在算法仓中快速启用测试,验证其有效性和性能,试错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大幅下降。
- 人力成本优化:团队不再需要投入大量工程师资源在重复性的算法筛选、集成和基础运维上。宝贵的研发和工程力量可以更聚焦于业务逻辑创新、用户体验优化以及利用分析结果创造更高层次的价值。
在我看来,EasyGBS算法仓特别适合于以下场景:
- 中大型安防项目集成:需要快速构建包含多种智能分析能力的视频管理平台。
- 中小型企业/团队:缺乏庞大AI团队支持,希望以较低成本快速获得成熟、可用的智能分析能力。
- 已有EasyGBS平台的用户:是扩展平台智能分析能力的最优、最便捷路径,无缝兼容,平滑升级。
- 需要快速验证和迭代的场景:如智慧社区、园区、工厂等,需要灵活部署和调整分析策略。
EasyGBS算法算力平台及算法仓,对于解决主流视频智能分析能力的快速部署、统一管理和高效运维这一普遍性痛点,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务实且高效的方案。
打开界面就像翻菜单,车辆违停、烟火识别、客流统计这些常用功能都列得清清楚楚。它的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化繁为简”——把算法挑、接、跑的三步苦活,一键做成三步按钮——选、配、启。
从此研发团队只关心“怎么用结果”,不再纠结“怎么让算法跑起来”。
其实做业务的都懂,咱们要的不是多复杂的技术,而是能把算法快速安到实际场景里,少走弯路。这才是真正能为业务创造价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