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工信厅等25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谋划了未来三年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蓝图。作为家电行业巨头的海尔正乘此东风加速向机器人领域转型。近日,半岛全媒体记者获悉,海尔已构建起“家庭+工业”双轮驱动的机器人产业版图,并提出“无人家务”的愿景,计划通过场景化创新和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未来家居生活方式。
从“家电”到“机器人”的跨越
“目前海尔大家电已能解决用户60%的家务,但仍然有大量的家务占据我们的时间,比如做清洁、晾晒衣服等等,未来就要靠一个一个的垂域专业机器人来填补这些家务空白。”海尔机器人丛大超介绍,海尔家庭机器人已形成清洁、康复、服务三大产品矩阵。其中,清洁机器人年出货量接近百万台,跻身行业前五;扫地机器人产品在俄罗斯、西欧、日本等市场实现全布局,尤其是在MVideo渠道杀入销量榜前二。另外,今年推出的外骨骼机器人月销达千台,登顶细分市场榜首。
值得关注的是,海尔正研发具有颠覆性的洗护机器人。该产品不仅可以实现衣物负载转移,未来还将实现叠衣等功能,彻底解决洗衣后晾晒、整理的痛点。海尔坚持“三用”和“三不”原则——即实用、好用、耐用,不强调机器人形态,不搞过度集成化,不搞炫技。
攻克“大脑”与“灵巧手”难题
海尔集团有着深厚的研发及技术基因,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面有着长期的储备。
面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受制于大脑、灵巧手等部分的技术瓶颈,海尔选择重点突破多模态感知、任务理解与规划、动作泛化训练等核心领域。其正在研发的“智家大脑大模型”就围绕这些核心领域的难题进行突破,构建起智慧家庭和机器人一体的“超级大脑”。
生态赋能,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
作为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海尔展现出龙头担当,联合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正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
“我们在全球有10亿+的家庭用户,163个制造中心和35个工业园,还有服务16万+企业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支撑。”丛大超表示,这种独特的“场景+技术+生态”优势,让海尔既能通过智慧家庭洞察消费需求,又能借助工业互联网反哺技术创新。目前,海尔已形成“核心部件—整机—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工业赋能新模式,其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在汽车、轮胎等行业取得显著成效。
从家电王者到机器人新锐,海尔的转型之路折射出中国制造智能化升级的缩影。随着“无人家务”愿景的推进,海尔正通过场景创新和技术沉淀,在机器人产业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其“不做噱头做实用”的产品哲学,或许将为行业过热的技术竞赛提供另一种发展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