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制作施工三维动画的一般流程可分为6个核心阶段,环环相扣且需客户全程协作:
### 1. 需求沟通与资料收集
- 明确核心目标(如投标展示、技术交底)、关键施工环节(如桥梁吊装、隧道支护)及交付标准(时长、分辨率)。
- 收集工程图纸(CAD、BIM模型)、施工方案、地质数据等资料,确保动画贴合实际工艺。
### 2. 前期策划与脚本设计
- 制作**文字脚本**:按施工顺序拆解步骤(如“地基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标注每个环节的重点展示内容(如“突出深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
- 绘制**分镜头脚本**:用示意图标注镜头角度(如俯拍展示整体进度、特写呈现焊接细节)、时长分配及画面元素。
### 3. 三维建模与场景搭建
- 基于图纸建立高精度模型:包括建筑构件(梁柱、钢筋)、施工设备(起重机、盾构机)及周边环境(地形、管线)。
- 搭建场景:按施工阶段布置模型位置(如“主体结构模型匹配基坑场景”),添加材质(如混凝土纹理、金属质感)。
### 4. 动画制作与特效添加
- 关键帧动画:模拟施工动作(如机械臂吊装路径、混凝土浇筑流向),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如“起重机旋转角度符合安全标准”)。
- 加入辅助特效:如粒子效果模拟粉尘、动态箭头标注施工顺序,增强直观性。
### 5. 渲染与后期合成
- 渲染输出:按分辨率(如4K)渲染单帧画面,复杂场景(含大量模型或特效)需多次测试渲染参数。
- 后期处理:合成镜头、添加字幕(标注工序名称)、匹配背景音乐或旁白,调整色调统一风格。
### 6. 审核修改与最终交付
- 客户反馈:重点检查施工逻辑、模型准确性及展示效果。
- 优化调整:根据意见修改(如“补充某设备操作细节”),最终交付成片及工程文件(可选)。
全程需2-8周(依复杂度而定),其中建模和动画阶段是耗时核心,需反复核对工程数据确保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