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库作为医疗信息系统的“心脏”,其稳定性与效率直接关乎医疗服务的质量。2024年10月30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集成平台的CDR数据库成功从分布式数据库Citus切换为国产集中式数据库KingbaseES,并稳定运行至今近10个月。这一变革不仅解决了原有架构的诸多痛点,更在性能、成本、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
旧架构的四大痛点:为何必须替换?
集成平台系统原采用Citus分布式数据库(CDR)+MySQL(ODS)的架构,但在实际运行中暴露了以下问题:
建设成本高昂
分布式数据库的Raft/Paxos协议需3副本以保障高可用,1TB业务数据实际占用超3TB空间,加上表膨胀和备份需求,存储开销高达10TB以上。若需容灾,成本再翻倍!
事务效率低下
分布式数据库全局事务依赖两阶段提交(2PC),性能仅为单机事务的1/2甚至1/3。若放弃全局事务,应用层需要进行大量改造,风险和成本极高。
开发维护复杂
分片表查询需严格匹配“业务逻辑与数据结构亲和性”,否则性能骤降10倍以上。但业务和监管均要求逻辑频繁迭代,数据结构却需保持稳定,矛盾难以调和。
开源无保障
日常运维尚可应对,但遇到性能瓶颈、实例崩溃等深层次问题时,缺乏原厂支持,业务连续性隐患大。
破局之选:金仓KingbaseES
经过深入调研,医院选择了拥有丰富医疗核心业务落地经验的金仓KingbaseES数据库,并完成对原有CDR数据库和ODS数据库的全面替换。
核心优势
·医疗核心业务案例多:具有更成熟的技术积累与医疗场景适配经验。
·反向兼容服务:应用层SQL代码和过程代码零改动,降低改造难度和成本。
·数据多模:一套数据库同时支持标量、文档、时序、空间、向量等数据存储与处理场景,为智慧医院(IoT)、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方向奠基。
·架构多模:采用“集中式/分布一体化”架构,当前以高性价比的集中式架构支撑业务,未来可无缝升级至分布式架构应对数据量或并发量激增,应用层无需重新适配,避免重复改造。
·原厂服务支持:从迁移到优化,全程原厂专家护航。
三步走战略:高效迁移,稳如磐石
需求调研(2024.10.10-10.12)
梳理业务需求,确定技术方案,制定详细计划。
适配调试(2024.10.13-10.29)
分批次迁移数据,严控完整性校验,同步优化性能。
上线运行(2024.10.30起)
原厂团队全程值守,实时收集医护反馈,确保平稳过渡。
四大成效:成本降、性能升、信心足!
树立医疗信创标杆
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可复用的数据库信创改造经验,助力行业深化转型。
存储开销直降50%
金仓优化了MVCC机制,保持ROW式MVCC的读写互不阻塞、免拷贝瞬时回滚等特色的同时,将表膨胀率降低了80%;
结合双副本架构和永久增量备份技术进一步节省空间,存储开销下降50%以上。
性能飞跃
原厂调优20+条慢SQL,部分场景(如肿瘤患者检验记录校验)SQL性能提升超200倍!后续还将引入读写分离,进一步提升高并发场景天花板。
肿瘤患者检验记录校验SQL调优前后执行计划和执行时间对比
无缝切换,成本可控
通过反向兼容服务实现应用层代码零改动,从适配到上线仅1个月,改造成本和改造耗时大幅压缩。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这次成功实践,不仅验证了国产数据库在医疗核心场景中的可靠性,更以实实在在的效益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未来,随着金仓KingbaseES的持续优化与生态扩展,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国产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