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大型桥梁施工中,起重机群的协同作业是保障工程进度的关键环节。然而,多台起重机同时作业时,尤其是高空环境下的缆索吊和塔吊,由于作业范围交叉、操作复杂,碰撞风险显著增加。如何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避免设备碰撞事故,成为施工管理中的一大难题。此次,在镇广高速云台通江河特大桥项目中,通过GNSS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打造的起重机群防碰撞系统,以智能化手段破解了这一难题,为高空作业安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GNSS北斗定位技术凭借其高精度、全天候、全覆盖的特点,成为现代工程定位的首选方案。在通江河特大桥项目中,该系统通过在缆索吊、塔吊的起重臂端部、塔身顶部等关键位置部署GNSS接收机,实时获取设备的三维坐标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结合预设的安全距离阈值和运动轨迹算法,系统动态分析设备间的相对位置。一旦检测到两台设备距离过近或轨迹交叉,系统立即触发声光警报,并提示操作人员调整动作,从预警层面规避碰撞风险。
这一实践标志着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复用的智能化范本。为确保防碰撞系统的可靠性,项目中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
1、通过优化GNSS接收机的安装位置,保障定位数据的稳定性,实现高稳定性定位数据采集。
2、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GNSS定位信息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确保了数据无延迟、无丢失。
3、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构建统一的坐标体系,使不同设备的位置数据能够精准比对。
4、根据不同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及安全规范,设定合理的安全距离。当设备间距低于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声光警报,甚至可限制设备运动,如暂停起重臂旋转或小车移动,从源头杜绝碰撞风险。
3. 统一坐标系建立: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构建统一的坐标体系,使不同设备的位置数据能够精准比对。
4. 智能预警机制:根据不同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及安全规范,设定合理的安全距离。当设备间距低于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声光警报,甚至可限制设备运动,如暂停起重臂旋转或小车移动,从源头杜绝碰撞风险。
此外,系统还具备数据记录与分析的功能。它会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在事后对碰撞事故进行追溯,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安全距离的设置和设备的作业方案,不断提高起重机群防碰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