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星Galaxy Fold以“书本式折叠”形态叩开新形态手机大门,而这也让不少人发出了“Wow,awesome”的感叹。但厚重感始终是伴随这一系列开拓之路的争议标签——折叠后厚度突破12mm、整机重量更是堪比小平板,使“便携性妥协”成为该系列手机用户无奈的共识。七年的迭代过后,这一桎梏终于被Galaxy Z Fold7彻底打破:折叠态厚度8.9mm、215g的整机重量,不仅比自家上一代产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更以微弱优势超越众多国产竞品,登顶全球最轻折叠手机。这一跃迁绝非简单的参数优化,而是三星对铰链、材料与结构三大核心的颠覆性重构。
除了在轻薄上实现了跃迁,三星Galaxy Z Fold7更是搭载了与S25系列相同的高通骁龙 8 至尊版(for Galaxy)处理器。不仅如此,这款折叠屏旗舰的主摄镜头也使用了和S25 Ultra同款的2亿像素传感器。今天我们就从三星Galaxy Z Fold7的变化入手,来看看这款旗舰大折叠旗舰,另外,在Galaxy Z Fold7大幅瘦身的情况下,这款手机能否成为真正的每日主力机。
·外观设计:极致轻薄
在拿到三星Galaxy Z Fold7之后,还是那个熟悉的方正、硬朗且带有十分浓郁商务气息的机身设计。不过,这款全新的产品弥补了此前三星的三折叠一直给人感觉外屏宽度不足,用起来像是“遥控器”,与直板机存在较大差异性的问题。从纸面数据上看,其外屏宽度从68.1mm提升到了72.8mm,屏幕尺寸也来到了6.5英寸,屏幕比例也换成了市面上更常见的21:9,虽说账面数据提升不大,但实际体验上却是实打实的。简单来说,更宽的外屏彻底没有了以前使用“遥控器”的感觉,这样的改变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但硬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就是外屏黑边还是稍微有些宽了,要是再窄一些,那这块外屏几乎就完美了。
在显示素质上,三星Galaxy Z Fold7的这块外屏也是同样出色,2520×1080分辨率,支持1-120Hz自适应刷新率,最高亮度为2600nit,这个亮度水准足以在强光下看清屏幕了。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ZFold7的外屏还覆盖有S25 Edge同款的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2,日常防护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三星旗下的机型在配色选择上都还是挺有品味的,GalaxyZ Fold7也延续了以往优秀的配色选择,新机提供有暗影蓝、星夜银、秘影黑以及三星商城专属颜色清霜绿。简单来看,除了我们手上这款商务气息十足的秘影黑外,另外三款颜色简约素雅,但又不失活力。细节设计上,三星Galaxy Z Fold7和上代产品也有着些许改变,摄像头模组部分细节被重新设计,模组镜圈外类似CD纹理的装饰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与Galaxy S系列相似的金属装饰圈设计。
要是说起改变,轻薄无疑是本次Galaxy Z Fold7最引人瞩目的进化。还记得当时有媒体在Z Fold6的评测中曾指出“三星Galaxy Z Fold6谈不上极致的轻,更谈不上极致的薄”。而这回Z Fold7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极致轻薄。首先是薄,展开状态下4.2mm,折叠状态为8.9mm,这样的数据表现已经完全可以和友商的产品一较高低,甚至还能小幅领先;在重量方面,凭借215g的重量gt.a2z9.sh.cn,Galaxy Z Fold7成功超越了一众竞争对手,成为了目前市场上最轻的大折叠手机。
三星Galaxy Z Fold7铰链的手感还是一如既往地出色。这个铰链的悬停阻尼感恰到好处,具有一定的韧性也不松垮,特别是在一个大角度的悬停姿态下,晃动机身也几乎不会弹回去。另外要说的是,三星Galaxy Z Fold7依然支持IP48级别的防尘防水能力,日常使用时可以完全无惧水的侵害。
展开之后,新机内屏的尺寸从前代的7.6英寸提升到了8英寸,分辨率为2184×1968,支持1-120Hz的刷新率,最高亮度和外屏一样同样为2600尼特,这一素质已经基本和当下的主流旗舰机的水准持平。值得一提的是,Fold7内屏的折痕也得到了优化,在亮屏状态下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除非在灯光下找到一个特定角度,又或者用手指肚去仔细揉搓屏幕的转轴区域,这样确实能明显感知到折痕的存在。对于日常使用场景来说,这款手机的折痕几乎不会对视觉体验和操作流畅度造成影响,整体屏幕的完整性和显示效果依然保持了折叠屏旗舰应有的高品质。
简单总结一下,三星 Galaxy Z Fold7 在外观设计上没有激进的颠覆,却通过对机身形态、比例与细节的精准打磨,让“细微升级”最终沉淀为体验上的质变。新机在轻薄度上的突破尤为明显;接近直板旗舰的屏幕比例则更符合用户用户的使用习惯。这些变化共同让这款折叠屏旗舰跳出了“为折叠而妥协”的局限,真正向“日常用机无负担”的体验更近了一步。
·使用体验:Galaxy AI加持的One UI 8
三星Galaxy Z Fold7在系统体验上的核心升级,落在了基于Android 16打造的全新Samsung One UI 8上。这套系统不仅强化了Galaxy AI的照片处理、智能交互等功能的实用性,更针对折叠屏的大屏分屏、日常使用做了深度的优化升级,让日常操作的流畅度与效率显著提升,真正让技术升级落地为更顺手的使用体验。
回顾前代Z Fold6,智绘人像、涂鸦生图、即圈即搜等功能已在生活、办公、学习等场景中展现实用价值;而到了Fold7上,AI能力的进化更为显著——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聊聊这款全新的旗舰折叠屏手机在AI方面又推出了哪些新功能。
首先是翻译功能的体验迎来显著升级。在上一代产品中,用户在浏览英文内容时,已经可以通过简单的圈选操作来翻译特定的段落。而到了三星Galaxy Z Fold7上,这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延伸——用户无需频繁唤醒即圈即搜功能进行圈选,就能对全屏内容实现滚动即时翻译。在浏览英文长文档、海外资讯或学术论文时,这种“随翻随看”的流畅体验尤为实用:长文滚动时翻译结果实时更新,排版与原内容对齐,配合大尺寸内屏的宽阔视野,彻底告别了“分段翻译打断阅读节奏”的困扰。
即圈即搜翻译功能示意
照片助手一键消除功能示意
三星Galaxy Z Fold7的相册中还新增了充满趣味的AI头像功能,能够一键将宠物照片转换成工作室、3D卡通、鱼眼镜头等四种风格鲜明的创意效果。生成的照片会保留宠物的五官、眼神等关键特征。对于爱晒宠物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快速提升照片创意感的实用小工具。
AI头像功能示意
过去一段时间,Samsung One UI操作系统往往由Galaxy S系列承担首发重任;而这次,这一惯例被打破——基于Android 16打造的One UI 8选择由Galaxy Z Fold7首发搭载。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三星对折叠屏产品线的重视,更意味着One UI 8的核心升级与折叠形态的交互体验深度绑定。从实际体验来看,全新系统通过优化分屏逻辑、提升多任务切换流畅度等,让折叠屏的日常使用更加高效。
对于折叠屏而言,分屏是核心体验功能。过往折叠屏的分屏多为左右各占一半,应用无法全屏显示,会大大缩减应用的显示面积,导致两个应用只能挤在屏幕上。Z Fold7支持更高效的分屏,不过目前Fold7在智能拖放等功能下最多仅支持两个应用同时运行。
分屏功能示意
国行版三星Galaxy Z Fold7独占的“智能收藏”功能则为信息管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借助直观的拖放操作,用户能够快速将图文内容收藏至收藏空间中。当需要调用时,无需再去翻找大量信息,仅需打开智能收藏APP,就可以直接找到关键信息。该功能让信息的保存与复用效率显著提升,简化了多场景下的内容处理流程。
智能收藏功能示意
除此之外3y.a1z9.sh.cn,三星 Galaxy Z Fold7的One UI 8在功能细节上更贴合用户需求。在新操作系统的加持下,Fold7也是支持了将live动图直接分享至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帮助用户轻松同步动态瞬间,拉近了与国产机型的体验差距;此外,新机还加入了卫星通信功能,在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场景下,为用户增添了一份通信保障。
live图分享至社交平台示意
卫星网络连接示意
·影像实拍:两亿像素主摄上新
这回在三星Galaxy Z Fold7的影像配置上有显著升级。新机延续后置三摄布局,核心升级落在主摄上——搭载了与三星S25 Ultra同款的两亿像素镜头,支持双核对焦(Dual Pixel AF)与OIS光学防抖,拥有f/1.7大光圈和85度视场角;其余两枚镜头为大家十分熟悉的1200万像素超广角与1000万像素长焦,后者支持3倍光变与借助AI超分辨率技术实现的10倍数字变焦,最高能够支持30倍变焦。接下来我们来看实拍样张。
超广角镜头实拍样张
超广角镜头实拍样张
主摄镜头实拍样张
主摄镜头实拍样张
3X镜头实拍样张
3X镜头实拍样张
简单总结一下,Fold7延续了三星标志性的成像风格,整体样张色彩鲜活讨喜,很容易吸引人的眼球。但也不会过度饱和,既避免“糖水片”的油腻感,又保持贴近肉眼的真实还原度。并且在暗光环境下,三星Galaxy Z Fold7呈现的画面干净通透,观感自然舒适。其次,无论是超广角还是主摄,又或者是长焦镜头都保持了基本一致的色彩表现,就观感上来说,不会有割裂感。
具体到各镜头的表现,超广角凭借120°的超开阔视场角,在风光、建筑等大场景拍摄中优势明显,能完整收录宏大画面。但暗光环境下噪点会略有增加,光照复杂时画面纯净度也会小幅下降;中长焦镜头在3倍原生焦段下表现稳定,细节还原清晰。在官方文件中,虽然提到了10X焦段会借助AI超分辨率技术,但实际成片观感自然,几乎看不出算法介入痕迹。不过到20倍及以上变焦时,画面虽能保留主体轮廓,但锐化痕迹较明显,细节细腻度有所折扣。
各焦段实拍(一排左起:1X、2X、3X,二排左起10X、20X、30X)
此外,Fold7全新搭载的2亿像素主摄带来了实打实的体验升级,暗光环境下,噪点控制更细腻,纯净度显著改善。而高像素优势则让照片细节表现力大幅增强。不仅如此,2亿像素主摄也让后期二次裁切构图时也能保留足够画质,为创作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
左侧为2亿像素主摄原图,右侧为红框区域100%截图放大(该图仅做示意,图片上传时经过压缩)
更多实拍样张:
焦距:7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时间:1/33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25
曝光时间:1/544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mm 光圈:f/2.2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时间:1/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mm 光圈:f/2.4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时间:1/8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性能实测:极为稳定的性能释放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三星Galaxy Z Fold7折叠状态厚度仅8.9mm,重量215g,轻薄度在大折叠机型中表现亮眼。即便追求轻薄,其性能配置依旧扎实。骁龙 8 至尊版(for Galaxy)芯片,相比普通版核心性能全面提升:CPU大核主频从4.32GHz跃升至4.47GHz, GPU频率也从1100MHz提升至1200MHz。其他配置上,新机最高提供16GB RAM+1TB ROM组合,4400mAh双电芯电池,支持25W有线快充、无线充电及反向无线充电;连接性上则标配Wi-Fi 7与蓝牙5.4。
我们拿到是12+512GB版本,先来看跑分测试。三星Galaxy Z Fold7在安兔兔V10.5.1版本中,综合得分为240万分;在针对CPU测试的Geekbench6.3.0中,单核得分2977分,多核得分9793分。从跑分来看,Fold7的性能释放确实比较偏保守,并不是非常狂野,和采用相同配置的直板旗舰存在有一些差距。但毕竟也是高频版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无论是游戏还是日常使用,都没有太大问题。
安兔兔跑分结果
Geekbench 6.3.0跑分结果
在游戏体验方面,我们用《原神》对三星Galaxy Z Fold7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开启游戏内高画质选项,并手动调整至60帧。测试环境为室温29℃室内,未采取额外降温措施,进行15分钟的游戏测试。从下方的帧率曲线图来看,这款手机的平均帧率为59.9帧,整体表现稳定,仅在游戏人物释放大招、技能特效密集的场景下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帧率波动,其余时段帧率几乎呈直线平稳运行。
《原神》游戏内画质设置
15分钟游戏测试结果
三星Galaxy Z Fold7在15分钟高负载游戏后,机身温度达到39.4℃,轻薄折叠屏带来的散热压力确实有所显现。受限于折叠屏结构特性,其散热区域主要集中在主板所在的机身半区,外屏一侧基本不参与散热,热量堆积相对集中。因此,如果使用内屏玩游戏的话,手掌握持区域几乎感受不到热量,甚至保持凉爽,大幅提升握持舒适度,是游戏体验的明显加分项;但由于双扬声器开孔位于外屏一侧的底部和顶部边框,若双手为避开发热区握持,容易遮挡扬声器开孔,进而影响音质表现。握持姿势的选择,需在“凉爽手感”与“音质完整”间稍作权衡。
为验证高温发热是否会影响Fold7的持续性能释放,我们在手机充分散热后,采用相同的测试条件,进行了30分钟的《原神》持续性测试,以此观察其在长时间高负载下的性能稳定性表现。从测试结果来看,结果显示,即便经历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手机依旧将温度控制在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内,并且温度的升高也并未对性能释放产生明显影响。30分钟游戏的平均帧率仍稳定在59.9帧,机身温度控制在了39℃,游戏后期的帧率波动也并不明显。这一表现印证了尽管机身追求轻薄b1.a8z9.sh.cn,Fold7的散热系统仍能支撑高负载场景下的持续性能输出,稳定性值得肯定。
30分钟连续游戏测试结果
·写在最后
当一款折叠屏手机不再让用户为折叠形态妥协,也不让外屏体验成为日常使用的短板,它就离真正的「每日主力机」只有一步之遥——而三星Galaxy Z Fold7恰恰完成了这关键的跨越。
七年迭代的沉淀下,三星Galaxy Z Fold7以8.9mm折叠厚度和215g重量成为“全球最轻大折叠手机”,彻底摆脱了厚重的标签。这种轻薄绝非牺牲体验的减肥,而是铰链、材料与结构升级引起的质变。更宽的外屏也终结了前几代产品犹如“遥控器”的尴尬,使其日常使用趋近直板机。骁龙 8 至尊版(for Galaxy)芯片与2亿像素主摄的升级,以及深度适配折叠形态的One UI 8系统与实用的Galaxy AI功能,实现了与直板旗舰的核心体验平权,加上卫星通信的保障,使其具备了作为“每日主力机”的成熟度。
当然,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外屏的黑边仍有进一步收窄的空间,缺少的潜望式长焦镜头也让其望远能力受到了限制,4400mAh电池容量在同级竞品中也稍显保守。但这些细节瑕疵,已无法掩盖其作为折叠屏旗舰的成熟度,它已经是一款能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的综合性旗舰。
从初代Galaxy Fold到今天的GalaxyZ Fold7,三星用七年时间完成了折叠屏从「形态创新」到「体验成熟」的跨越。当轻薄、外屏、性能、影像、系统等核心维度均达到「无短板」水准。Galaxy Z Fold7不再是早期折叠屏那种充满妥协的“科技尝鲜品”,而是真正具备了成为用户“每日主力机”的综合实力。对于追求顶级折叠体验,尤其是对便携性和日常实用性有更高要求的用户而言,Galaxy Z Fold7是一个强大且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