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防伪迈向信息化。
文|好酒地理局
6月底,茅台在深圳召开了一场特殊的“防伪”研讨会。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会议汇聚了中科院、量子云码等29家顶尖机构,覆盖生物分子加密、量子编码、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目的只有一个,共探白酒防伪如何升级。
会议提出的纳米材料、生物分子信息、智能图像编码、磁共振材料复合应用、手机异谱油墨、核微孔膜等易识别技术,以及微定向单次拉伸热缩膜、芯片内置、开瓶检测等创新方案,几乎都依托于前沿科技。
无独有偶,珍酒刚刚发布的新品“大珍”,其突出卖点之一就是“四重防伪”技术:
一是瓶盖内外双重防伪码,扫码即知真伪;二是酒标配置NFC芯片,一触溯源;三是酒标内置唯一编码,可以追溯产品生产的库区、陶坛与瓶序;四是瓶身喷码记录,生产信息可查。
白酒企业们死磕防伪,不仅是品牌生存的本能,也是守护消费安全的担当,更是净化市场、赢得未来的战略抉择。
迈向高科技
当造假手段日益工业化,白酒企业的防伪技术早已超越“贴个标签”的初级阶段,演变成一场融合材料学、光学、信息技术的“精密军备竞赛”。
早期的白酒防伪通常是比较简单地停留在外观层面,比如防伪结构、防伪油墨、防伪印刷、防伪材料等,让包装配件材质性能、加工工艺等的要求变高,提高造假者的仿制成本。
组合式防伪瓶盖,曾是白酒防伪的主力军。通过其内部材质硬度不一、配件配合精度要求极高,自带“防逆灌”与“一次性开启”特性,让回收真瓶灌假酒难上加难。
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白酒防伪当然也同步迈入科技时代。
现在普遍运用的白酒防伪手段是使用信息技术,比如二维码、RFID芯片等。
图源@AI生成
二维码往往可分为不变码和变码。其中,不变码用于消费者扫码访问白酒企业网站、平台等,但不能用于白酒产品的防伪,易被造假者仿制、替换;变码遵循一物一码原则,可用于白酒产品的防伪溯源。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近年新兴的防伪技术之一,内置易断天线,配合NFC手机感应,消费者查验时,不需要专用设备,只需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与RFID芯片交换信息即可。其不足在于,成本较高。
在印刷材料上,白酒防伪同样有较大的进步,比如用全息、微缩、3D云膜印刷技术,提高精细度,加入安全线、彩色纤维、多层纸张等物理特征独特的材料等。
制图@好酒地理局
看上去已经很全面,很无懈可击了对不对?
面对企业的“铜墙铁壁”,造假者同样祭出“技术革新”,开展高科技作战。
例如制造“拔盖机”暴力拆解真瓶盖,利用胶帽热缩特性无损剥离回收,专攻结构漏洞,物理“破解工业化”。
面对二维码,就批量复制同一二维码覆盖千万假货;将假链接嵌入编码,搭建全套伪造查询平台,误导消费者,进行“信息克隆系统化”。
白酒的真伪之辨,早已不是简单的标签查验,而是一场在毫米级瓶盖与数字字节间展开的高科技博弈。现在,主动式RFID监控酒液动态、AI赋能的动态防伪码或将登场。
防伪“三重门”
一瓶酒,从生产线到餐桌,至少要经过三道防伪门:唯一身份、多重验证、人人可查。
茅台,便把防伪做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大生态”。
2025年,茅台酱香酒启用全新防伪体系,用四重核心技术,构建防伪屏障:
01
采用具有可变纹理的安全线纸张,每条安全线的随机纹理都独一无二,纸张纹理隐藏微缩文字。
02
金属质感区构建动态立体效果,当视角变化时,“茅台”字样产生方向性位移,“酱香”二字呈现金属质感和炫彩效果。
03
多重防伪体系,标签表面随机分布红、蓝双色纤维丝,同时标签内置温感变色原点,60℃高温时会永久变黑,为不可逆物理特征。
04
电子防伪说明书,每瓶酒均可通过微信扫码,查看电子防伪说明书。
除了防伪升级外,茅台酱香酒产品还新增二维码溯源查询功能,操作步骤也非常简单,只需要登录“i茅台”APP,找到“溯源”功能,点击“二维码溯源”,扫描酱香酒产品标签上的二维码,即可进行产品溯源信息查询,并且可通过涂层的验证码进行进一步验证。
给每一瓶真酒绑定“身份证”,是白酒防伪的主流选择。借助新技术,各大企业正在让防伪验证,像“刷手机”一样简单。
NFC功能,让这一动作成为现实。
图源@国台酒
比如国台国标酒便支持识别瓶盖内NFC芯片鉴真溯源。NFC识别后,如果购买的是全新产品,会显示正品判定结果及识别次数(通常为第一次),如果识别结果和识别次数有异常,则产品可能非正品。
今年4月,四川省酒业协会还通过建立企业联合打假机制,协同省检察院上线“天府酒知卫”小程序。
该小程序页面,与川酒“六朵金花”酒企的二维码系统对接,建立官方二维码网址域名的白名单,其内二维码扫码溯源查验、制售假酒线索举报、AI智能问答维权咨询等板块清晰明了,如果识别出假冒的酒企二维码信息,则会进行预警提示,消费者可以一键举报。
图源@天府酒知卫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在此前的茅台防伪研讨会上便表示,茅台要实现从技术引进向自主防伪技术体系建设的重要转变,基于消费者痛点问题及最前沿材料、工艺、技术成果。
“通过开放协作打破技术闭环,持续提升防伪溯源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产品体验。”王莉说。
根据白酒行业的历史发展曲线,我们可以明显窥见白酒防伪的发展趋势:材料升级、结构升级、技术升级和全面信息化。
只有让造假者成本远高于收益,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假酒流通。
不只是防伪
白酒企业持续升级产品防伪技术,其意义远不止于简单的“打假”,而是一项涉及品牌生存、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乃至行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对于高端白酒品牌,品牌价值是其最核心的资产。假酒泛滥会严重稀释品牌价值,降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和信任度。防伪对于保护品牌价值与声誉、维护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市场层面,做好防伪能够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与安全。可靠的防伪技术赋予消费者便捷、有效的验真手段,是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的关键防线。
图源@视觉中国
当消费者对防伪体系有信心,能够方便地验证真伪时,购买正品高端白酒的意愿和安全感会大大增强,这是构建品牌信任的关键一步。
渠道层面,防伪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手段。假酒生产销售形成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侵害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之,白酒企业持续升级防伪技术,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是技术之必然,也是责任担当、竞争利器。
酒瓶方寸之间的科技博弈,映照的是一个行业对诚信的坚守和对消费者敬畏的底线。
参考文献:
[1]杨恒,蒋涛,刘潇,等.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白酒防伪营销体系研究与应用[J].自动化博览,2025.
[2]杨宇.浅析白酒包装材料防伪和造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食品,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