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又来中国了,这是他今年第三次访华
他的一句“我首先是中国人”直接把全网炸开了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说他是在向中国递投名状,而有人说他是见风使舵,在美国说美国好,在中国说中国好。
但不得不说,他在中美关系这么敏感的时候说出这话,真是让人捏把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是如何在这么复杂的局面下闯出一条路的。
文案|编辑:凤梨
现在全球科技竞争有多激烈,大家心里都有数。
各国都在AI、芯片、自动驾驶这些领域拼得你死我活,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博弈,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而英伟达的GPU成了人工智能训练的标配,全球大部分的科技公司都得靠它来跑模型、做计算。
可这背后有个大问题,美国这些年没少想办法,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对科技公司明里暗里的威胁警告,不允许他们卖芯片给中国。
黄仁勋这次访华前就受到了美国两党议员的威胁警告。
目的也很明显,他们试图让中国的科技发展慢下来。
而就在所有人觉得英伟达要被逼到墙角的时候,黄仁勋硬是找到了一条路。
黄仁勋面对美国禁令,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抗议,而是把禁令当成了一道技术题来解。
他和团队将美国政府的禁令文件研究的十分透彻
然后他们干了一件很绝的事,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了一款芯片,叫H20。
这芯片的性能正好卡在禁令的线下面,既能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又完全符合美国的规定。
美国政府就算再不情愿,也拿他们没招,因为他们在规则之内办事。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黄仁勋的身份了
他是中国台湾人,他的华人身份让他跟中国市场总有种天然的联系。
但他又是美国企业的掌门人,需要仰仗美国政府的鼻息
中美关系越敏感,他的处境越艰难,可黄仁勋偏偏能在这两边找到平衡。
他来中国做生意,了解市场,推出符合需求的产品;回到美国,他照样得跟政府打交道,确保公司不踩红线。
他能做到不光是因为他脑子好使,还因为他心里有种对文化的认同,并没有那种白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这次黄仁勋来中国,说的那句 “我首先是中国人”,直接把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网络上争议不断,有人赞扬,有人并不买账
有些人说他是个很纯粹的科技大佬,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他认同自己身上中国人的血液。
还有人认为他这么说不过是为了保住中国市场,说白了,就是为了钱。
可话说回来,这话真是随便说的吗?
黄仁勋不是那种会随便乱说话的人,他这话背后可能更多是种情感的表达。
他在演讲中说的很清楚, 美国想靠封锁来卡中国科技的脖子,根本没用。
中国的创新能力强得超乎想象,封锁根本挡不住中国科技的崛起。
事实确实如此,放眼全球,技术发展从来不是靠封闭能推动的,只有开放合作才能让大家一起往前走。
中美作为科技领域的两大巨头,未来的博弈肯定还得继续。
但无论怎么斗,开放的市场和技术的交流始终是大势所趋
黄仁勋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观点而频繁对华示好,想在一开始抓住合作的机会,为英伟达后续在中国的发展铺路。
不管怎么说,“我是中国人”这句话让大家看到了黄仁勋的另一面,不是那个冷冰冰的科技大佬,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真情流露的人。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