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办公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的纸质笔记本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的问世,标志着智能办公本从“记录工具”向“智能生产力平台”的跨越。作为第三代智能办公本的代表,X5 以“端侧离线大模型”为核心,搭载了多项创新技术,重新定义了高效办公的可能性。
轻薄便携与类纸化阅读书写实现完美平衡
不得不说,讯飞智能办公本X5的硬件设计体现了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首先其采用了 10.65英寸E-Ink墨水屏,这个尺寸拿捏的可谓恰到好处,既没有过大的尺寸影响便携,书写和可视面积又接近于常规16K笔记本的规格。
产品裸机重量仅355g,厚度控制在4.6mm,附带皮套和手写笔后的重量也不过510g,与等尺寸的纸质书本近乎相仿,携带使用都做到了合乎理想的状态。灰、金两种机身配色,附带搭配曜石灰、水墨蓝、摩卡棕、经典黑三种皮套颜色方案组合,沉稳大气的商务范儿十足。
作为搭载电子墨水屏的产品,其提供了接近纸张的阅读体验,而无频闪特性有效缓解了长时间使用带来的视觉疲劳,尤其适合需要深度专注的办公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这代产品还搭载全新自研GPU快刷算法,显著优化了墨水屏的刷新速度,尤其在目前长时间接触高刷屏幕后,可以更快的适应墨水屏的显示刷新方式。
在墨水屏超低功耗的基础上,讯飞智能办公本X5还配备了比亚迪 4.5V 高压电池,容量达到4500mAh,轻度使用续航时长长达数周,相比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可谓彻底治愈商务场合下用户对电量焦虑。
值得一提的是,讯飞携手Wacom联合定制的第三代东云笔,在这代新品上显著提升了书写的真实感。笔尖锥度和屏幕阻尼感的调校,使得手写体验接近真实纸笔,无论是快速记录会议要点还是绘制思维导图,都能流畅完成。而且这支笔无需充电,磁吸吸附功能可以轻松吸于屏侧,即便用力甩动也不会脱落,取拿也非常方便。
结合体验开发的“灵动笔”功能,通过侧边按钮实现圈选、擦除、画圈生成待办事项等操作,不仅圈点极其方便,而且笔尾集成的橡皮擦极大提升了交互效率。在会议中需快速标记关键决策点时,我们只需用笔圈选文字,即可自动生成待办任务并同步至日程管理模块,减少了手动输入的时间成本。
五大离线 AI 能力:数据安全与效率的双重保障
其实,讯飞智能办公本X5相比前作最大的亮点并不只是更轻、更便捷,而是在于更强大的端侧大模型能力和更为安全的属性。凭借搭载全新的芯片平台,这代新品拥有6nm八核CPU和NPU独立AI算力单元,运算能力达到9T,从而为实现大模型离线本地化部署和运行提供了硬件基础。
那么这代产品为什么要做离线端侧能力的部署呢?事实上,在商务场合下,智能终端往往会面对被动无网或主动离线等情形,比如在飞机和高铁上,总会要被迫离线或面临网络质量不佳的问题,这时候端侧能力就能发挥显著作用,继续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智能化体验。主动离线也是如此,比如公司的战略化部署会议记录,研发进度、客户信息、产品报价、财务数据等敏感内容,以及上市公司未对外公布的重要纪要,还有涉密政务部门的一些特殊文件等等,都可以在防止泄密的初衷下主动断网,通过这款产品的离线安全能力做完整的梳理、归档等处理。
讯飞智能办公本X5的离线 AI 能力本身也具备“全链路安全”体系深度整合。通过机身侧面的物理拨键,用户可一键主动开启离线模式,脱离互联网,实现终端内部操作的隐私性。该模式下所有笔记将自动存入“保密箱”,如需访问,则须通过指纹或密码解锁方能访
那么通过将讯飞星火大模型部署至设备端,讯飞智能办公本X5实现了包括离线降噪、离线大模型语音识别、离线分角色转写、离线中英翻译、离线生成会议纪要在内的五大核心离线AI能力,不仅解决了云端依赖带来的隐私风险,并且离线状态下依然具备于在线同样的AI能力,在无网或弱网等特殊环境中依然保持无障碍工作输出,显著提升了全场景的响应速度与独立性。
为了能够验证离线状态下的端侧AI处理能力,我们分别在离线和在线状态下测试了语音识别和转写功能的表现,在多组测试样本多次测试的情形下,离线和在线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可见这款产品的AI本地化能力已经堪称完备,脱离网络也并不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困扰,从而也能够让用户放心的在主动离线后能够完整体验端侧大模型。
除了端侧大模型,语音识别、降噪、分角色转写等能力都离不开八麦克风阵列,配合离线降噪算法,能够精准捕捉会议内容。无论是嘈杂的会议室还是机场候机厅,用户无需担心环境噪音干扰录音质量。语音识别大模型的离线准确率与在线模式几乎持平,且新增的200多种方言免切换识别功能,使得跨区域协作更加高效。
此外,分角色转写功能通过语义转折点识别算法,能够在无网络情况下区分不同说话人,并自动生成带角色标签的会议记录。这一能力在多人会议中尤为实用,用户无需手动标注发言者,即可快速定位关键信息。
测试中,我们尝试模拟使用广东话、湖南话、浙江话、山东话四个角色四种方言进行团队讨论,系统成功识别出 4 名参与者,并为每位发言分配独立标签,准确率高达 95%,基本上无需用户手动切换语言模式。
另外,借助会议纪要专用大模型,通过深度分析语音内容,能够自动生成结构化的会议总结。评测中,笔者录制了一段 2 小时的项目复盘会议,X5 在 5 分钟内完成了纪要生成,内容涵盖会议主题、参会人员、关键决策点及待办事项。系统甚至能自动识别“优先级”词汇,并分级标注任务,显著降低了人工整理的时间成本。
而对于国际化团队而言,讯飞智能办公本X5的离线中英互译功能堪称“翻译神器”。在无网络状态下,用户可实时将中文语音转写为英文文本。这一功能不仅适用于跨国视频会议,还能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外文资料。
笔者在测试中录制了一段英文演讲,其离线翻译功能近乎即时性完成转写与翻译,且语义通顺、语法正确。此外,系统支持 8 种外语互译,满足多语言办公需求。
效率化办公从“工具”到“智能伙伴”的进化
讯飞星火大模型在该终端上的优化,不仅体现在算力层面,更在于其对办公场景的深度适配。
后置 5MP 文档扫描摄像头支持纸质文件的快速电子化,结合 iFLYTEK DocScan 技术,可实现手写批注与印刷体转换的无缝衔接。 而OCR 排版美化功能,通过大模型对手写内容进行语义分析,不仅能将潦草的字迹转为印刷体,还能智能纠正错别字并优化格式。
笔者测试了一段整体偏行书的手写笔记,系统成功识别并修正了 90% 的错误,同时将标题、正文、序号等元素分层排版,提升了可读性。此外,系统还能根据内容自动调整段落间距和字体大小,使笔记呈现更专业的排版效果。
效率化的应用体验还不止如此。这矿产破支持手绘思维导图功能,其允许用户直接在屏幕上绘制分支结构,系统会自动将手写内容转为印刷体并生成层级关系。这一功能在项目规划与头脑风暴中尤为实用。例如在策划新产品推广方案时,用户可通过手绘思维导图快速梳理市场定位、目标用户、营销渠道等关键节点,系统会实时优化结构并生成可编辑的思维导图。此外,日程管理模块通过圈选生成待办事项、五角星标记关注点,可自动生成日报/周报。
笔者发现系统能智能关联笔记与日程,例如在“项目进度会议”中提到的“客户反馈”,会自动链接至对应的笔记页面,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与联动。
而对于日常办公应用,讯飞智能办公本X5支持Word、PPT、PDF等格式的审阅与批注,结合手写笔的精准触控,用户可直接在文档上添加批注、修改图表或调整格式。尤其在审阅客户提交的合同草案时,用户可通过手写笔快速标注争议条款,并同步生成修订版本。而内容也同样可以通过“读写笔记”App实现办公本、手机、电脑三端同步,用户可在电脑端深度编辑手写笔记,或通过手机端随时查看会议纪要,真正实现“多端协同、无缝衔接”。
总结
讯飞智能办公本 X5的功能化表现可谓细致入微、极致丰富,我们所述也不过这款产品核心功能中的冰山一角,但仅此也足以证明,智能办公本的未来,正从“记录”走向“智能决策”。
讯飞智能办公本 X5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智能办公的边界。其五大离线 AI 能力与全链路安全设计,不仅解决了数据隐私问题,还显著提升了办公效率,而大模型的深度优化与行业适配,则进一步拓展了其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加之轻薄便携的机身、超长续航能力以及专业级书写体验,使其成为商务精英的得力助手,是一款值得推荐的智能办公设备,尤其适合对效率与安全有严苛要求的企业高管与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