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Cr18Ni10Ti(中国GB标准牌号,对应国际牌号321、新牌号06Cr18Ni11Ti)是一种钛稳定化的奥氏体不锈钢,通过添加钛元素显著提升抗晶间腐蚀能力,兼顾高温性能与加工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航空航天等苛刻工况领域。
一、材料基本特性与冶金原理0Cr18Ni10Ti以铁为基体,核心成分为铬(17.0%–19.0%)、镍(9.0%–12.0%)及钛(Ti≥5×(C%-0.02))。其设计原理在于:
- 铬镍奥氏体基体:高铬镍含量形成稳定奥氏体组织,赋予材料优异韧性和基础耐蚀性;
- 钛稳定化机制:钛与碳优先结合形成TiC碳化物,阻止铬碳化物(如Cr₂₃C₆)在晶界析出,消除焊接或敏化温度区间(450℃–850℃)的晶间腐蚀风险;
- 低碳控制(C≤0.08%):进一步降低碳活度,形成“钛+低碳”双重保障机制,显著提升长期服役稳定性。
- 耐腐蚀性
- 抗晶间腐蚀:钛稳定化设计使其通过焊后“T法”晶间腐蚀测试,优于普通304不锈钢,尤其适用于焊接构件(如化工管道焊口);
- 耐全面腐蚀:在氧化性介质(硝酸、大气)及弱还原性介质(稀硫酸、有机酸)中表现良好,但在强还原性酸(如盐酸)中耐蚀性有限;
- 抗应力腐蚀开裂:高镍含量增强抗氯化物应力腐蚀能力,适用于海洋环境或含氯离子工况。
- 高温性能
- 抗氧化性:铬元素形成致密Cr₂O₃氧化膜,在800℃以下持续工作时氧化速率低于0.03 mm/年;
- 高温强度:600℃时屈服强度保持率超70%,优于304不锈钢(仅50%),适用于锅炉过热器管、航空发动机部件等高温承力件。
- 力学与物理性能
- 强度与塑性平衡:室温抗拉强度≥520 MPa,屈服强度≥205 MPa,延伸率≥40%,兼具高韧性与冷成型能力;
- 物理特性:密度7.93 g/cm³,热膨胀系数17.2×10⁻⁶/℃(100℃),导热系数16.3 W/(m·K),适用于热循环频繁的换热设备;
- 非磁性:全奥氏体组织确保无磁性,满足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特殊需求。
- 热处理工艺
- 固溶处理(1050℃–1150℃快冷):溶解加工硬化相,恢复奥氏体均一性;
- 稳定化处理(850℃–900℃保温2小时):促进TiC完全析出,最大化抗晶间腐蚀能力;
- 禁忌:严禁在450℃–850℃缓冷,避免σ脆性相析出导致韧性骤降。
- 成形与焊接
- 冷加工:深冲前需退火处理,变形量>15%时增加中间退火,防止开裂;
- 焊接工艺:优选TIG焊,焊丝匹配H0Cr20Ni10Ti,控制热输入并避免交叉焊缝,焊后无需固溶处理。
- 切削加工
- 高合金特性导致加工硬化倾向,需降低转速20%并使用含钴硬质合金刀具,配合高流量冷却液抑制热裂纹。
- 能源与化工
- 锅炉系统:过热器管、集箱(耐800℃蒸汽腐蚀);
- 石化设备:含硫石油管道、反应釜衬里(抗H₂S腐蚀);
- 核电部件:二回路支撑件(耐高温高压纯水腐蚀)。
- 高端装备制造
- 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室衬套、尾喷管(高温抗氧化);
- 船舶工程:海水泵阀、螺旋桨轴(抗氯离子侵蚀)。
- 民生与特种工业
- 食品医药:发酵罐、手术器械(无生物毒性,电解抛光达标);
- 环保设备:烟气脱硫喷嘴(耐SO₂湿腐蚀)。
其他材料规格切割和定制生产
scmv3合金钢
scmv4合金钢
scmv5合金钢
scmv6合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