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供水系统中,供水管网监测系统的高效运行,关键在于监测点的科学布设。监测点选取得当,不仅能保障所收集数据的代表性与准确性,更能提升系统预警、运维调度及资源分配的效率。那么,如何选定监测点才能实现对管网的全面掌控呢?
一、选点的前提
WITBEE®万宾科技®供水管网监测系统的监测目标包括对管网流量、压力、水质等多要素,因此在部署智能压力监测仪、智能水锤监测仪、智能漏损监测仪、智能水质监测仪等城市生命线监测设备时,不仅可以部署在具有代表性的节点,更能实现供水系统的全覆盖式监测。这也意味着,如果重点是漏损监测,就应优先布设在高漏损风险区域;若关注水质,则应靠近易污染的管段或末梢用户布点。
二、监测点部署意义
1.智能压力监测仪
它覆盖供水主干管线,尤其是长距离输水管道上,便于掌握整个系统的压力梯度。此外,分段阀门处作为控制边界的节点,其压力数据能反映局部运行状况,便于区段化调度与应急隔离判断。而在分支节点部署,则可以对局部供区的压力动态做出实时反馈,用于识别末端供水不足、系统水力不平衡等问题。通过对这些点位的布设,可以构建覆盖更广、反应更快的压力监测网络。
2.智能水锤监测仪
水锤现象多数在突然停泵、阀门瞬时关闭等操作中发生,若监测不及时易造成管道损坏或连接件松动。因此,水锤监测点位优先选择水力扰动频繁、压力突变敏感的节点,例如加压泵站出水口、供水调节阀附近、长距离管道末端等区域。这些区域是压力波传播的起始或终止点,可以实时收集高频波动信号,为系统提供预警的准确依据。
3.智能漏损监测仪
漏损监测是提高供水效率、降低无效供水率的关键环节。在主干管道上布设智能漏损监测仪,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水量异常或夜间最小流量异常现象,支持漏损早期预警机制。此外,也可部署在分区边界、压力调节区交界处等位置,提高检测点的覆盖范围和响应的准确性。
4.智能水质监测仪
首先,水源地取水口处的布点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源水污染事件,是防控突发污染的重要屏障。其次,在水厂出水口、加压站出水管段部署监测仪,可以确保输水过程未引入二次污染。此外,管网末端处布点则能反映用户端实际水质情况,构建全流程、可追溯的水质安全保障网。
科学合理地布局监测点,让WITBEE®万宾科技®供水管网监测系统在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作用,并实现水务监管的智慧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