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手了开博尔DA5和飞傲KA3,这两个品牌我都非常喜欢,基本上每年618和双十一都会小小选购两家产品,算是两家的小粉丝吧。正好最近迷上小尾巴玩法,于是趁着618两家产品都入了,放心,本人绝非摸摸党,用心把玩后要么留下自用要么赠送朋友。
进入正题,几百元的便携解码耳放市场,参数“军备竞赛”已让多数产品陷入同质化。但当两台参数相近的小尾巴(开博尔DA5 vsKA3)同台竞技时,细节体验的差异却很有趣——音质或许难分伯仲,但操控与散热才是真实力的战场。
音质对比:参数拉平,素质趋同,调音方向有区别
测试设备:苹果16手机 + 4.4平衡口出CCA Rhapsody,直接上AppleMusic会员版。
声场与解析:两者均呈现开阔的横向声场,乐器分离度接近,CCA Rhapsody的微动态细节(如吉他扫弦的擦弦声)还原度差异不足5%;
低频下潜:DA54.4平衡口输出4Vrms,与KA3用飞傲专属APP开高增益同推力下,鼓点弹性与量感几乎一致;人声表现:DA5很甜,KA3偏冷,DA5更强调线条感,KA3拥有相当夸张的解析力,但毕竟是小尾巴,具体差异需AB对比才能感知。
结论:对于非发烧友,两者音质差距可忽略,皆属“千元内顶流”。调音的话,开博尔偏甜美,飞傲偏高冷,不过飞傲的手机端APP有很自在的调整空间。
实体按键 vs APP设置
DA5拥有罕见的小尾巴上带三颗三段键和一颗推力键,实体按键用在小尾巴上难能可贵,看得出开博尔的产品经理相当用心了——盲操精准度:VOL+/-键短按调音量;P/P键单击暂停双击切歌,通勤时单手操作成功率100%;
场景适配:深夜熄屏切歌、地铁单身按暂停和调音量,实体按键很清脆,反馈明确,无需点亮手机;
KA3没有实体按键,但相当小巧,并且天然优势是自有一个4.4输出,对专用4.4耳机的玩家来说反而更友好,毕竟这年头,入耳式耳机,很少人用3.5非平衡了;体积方面KA3占优,而飞傲自家的APP挺好用的,进入后可以给各种旗下解码耳放调整推力和EQ(本文写完后才发现原来开博尔也有相应的软件,只是实体按键太好用了完全没必要进入软件慢慢设置,所以没在意)。
怎么说呢,就是飞傲需要进入到APP里设置,多一圈操作吧,整体来说就是普通小尾巴的常规玩法,实体按键,开博尔方便太多了。
散热对决:一体式CNC金属机身 vs 型材金属机身
DA5表现:CNC铝合金机身+隐藏式散热鳍,连续播放一小时,果子16温度稳定,手握仅微温;
KA3表现:型材金属外壳散热略微比DA5差了一些,同等条件播放40分钟后有明显升温,不过。
细节设计:DA5,用户思维很棒
线材自由:DA5的Type-C母座可换线(C to C/USB A to C),桌面与移动场景切换无需转接头;KA3为固定Type-C线接口——不过还好现在C口是大趋势,用来连苹果安卓和主流笔记本电脑都没问题的,仅仅是连台式机略麻烦;
增益拨杆:一推切换高低增益,适配耳塞与大耳;KA3需手机端多级菜单调整,效率确实略低。
总结:参数之外,体验开博尔更胜一筹
当然,毕竟开博尔DA5是2025年才发售的新一代小尾巴——明显在体验方面可以说比迄今为止市面上绝大多数小尾巴都更胜一筹,本质上,是对用户真实需求的精准回应——当芯片技术突破瓶颈后,设备音质难以拉开差距时,实体按键的盲操效率、金属机身的冷静散热、可换线设计的灵活兼容,必然是决定“长期使用幸福感”的关键。
另外再提一嘴,啊,小尾巴的用途,其实HiFi还是其次,毕竟,在地铁里想要启动原神,开外放会打扰其他乘客,蓝牙耳机影画有延迟,还是得上小尾巴啊。
若想要入手一台HiFi音质在线,省心,好用,还有不错颜值的小尾巴,开博尔DA5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