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超过全国增速近1个百分点。近日,四川工业经济半年“成绩单”出炉,创下三年多来月度累计增速的高点,“工业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充分展现。
细分来看,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5%,显示出四川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卓越成效。
增长动能从何而来?人工智能产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在四川绵阳,人形机器人“夸父”频频登台担任“新闻发言官”;在成都,悠然无界大模型正式发布,为机器人打造“立体大脑”。在四川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的背景下,这样的案例正在不断涌现。
▲“夸父”人形机器人
为多个行业高效赋能,考拉悠然亮相科技盛会
7月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将在上海举办。作为中国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汇聚图灵奖、诺贝尔奖等共计12位国际顶尖奖项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以及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构成历届之最的知识共创阵容。这样的科技盛会,四川自然不会缺席: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将携最新多模态AI研发成果UU Holo-实时多模态交互空间智能体,在展会现场精彩亮相。
“UU Holo不仅仅是一个AI产品,更是我们对未来空间智能多模态交互方式的一次大胆探索与实践。”考拉悠然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UU Holo是一款深度融合了多模态世界模型核心技术的随身AI。它拥有“能看、能听、能说、能记忆、能推理”的全方位能力。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更是一个主动理解、思考并执行任务的智能伙伴。
▲UU Holo示意图
据介绍,在不久前于成都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UU Holo凭借卓越的多模态交互体验惊艳了全场。它以“所见皆可问”的实时视频交互模式,为用户带来沉浸式智能服务体验。
从2017年正式运营至今,考拉悠然在视觉智能、多模态智能等人工智能核心领域已有多项成果实现转化,为高端屏显、烟草生产、轨道交通、城市治理等行业高效赋能,助力产业发展。今年5月,考拉悠然联合上海码极客考拉悠然发布了悠然无界大模型,标志着AI技术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突破。这也是首个面向空间智能的跨空间、跨任务、跨本体的世界模型。
而就在近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公示了全省首批人工智能链主企业名单,考拉悠然凭借在空间智能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成果与产业引领能力,成为大模型赛道唯一入选企业。
政策精准扶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重要集聚地
人工智能企业的飞速发展,与政策支持的“托举”作用密切相关。当前,四川正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并将人工智能纳入“15+N”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建圈强链。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重要集聚地。
在今年3月举行的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上,《四川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正式发布。围绕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最急迫的重大问题,《政策》提出四川计划3年投入12亿元,全力打造“科技攻关更聚焦、场景开放更丰富、算力供给更普惠、产业生态更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记者了解到,《政策》共25条,主要有5个部分:
一是加大技术攻关支持力度。通过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单个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提升创新平台能级等方式,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采取优先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引进培育链主企业、分担中试费用、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措施,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
三是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通过主动开放应用场景、鼓励开发行业垂直大模型、支持示范应用等方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四是强化算力和数据供给能力。发挥我省清洁能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好用、易用、充足、便宜的算力数据供给。
五是着力构建要素保障体系。通过加大债券和项目资金统筹力度、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不断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产业,需要精准的政策扶持。”正如四川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所言,四川正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政策直达、高效兑现、精准快享,共同推动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图据受访企业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