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S31(英标BS 970-1牌号,对应欧标X5CrNi18-10、美标304)是一种低碳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合金体系。其核心特性为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及高温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工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
一、化学成分与合金设计304S31的化学成分以低碳高铬镍为核心,兼顾耐蚀性与加工性能:
- 碳(C):≤0.07%,低碳设计显著降低焊接热影响区的碳化物析出风险,避免晶间腐蚀。
- 铬(Cr):17.0–19.0%,形成致密氧化铬钝化膜,抵抗氧化性介质(如大气、硝酸)腐蚀。
- 镍(Ni):8.0–11.0%,稳定奥氏体组织,提升低温韧性及冷成型塑性。
- 杂质控制:磷(P)≤0.045%、硫(S)≤0.030%,保障材料纯净度与热加工安全性。
其成分与通用304不锈钢相近,但通过更严格的硫含量控制(≤0.015%)优化切削性能,适用于精密零件加工。
二、机械性能与物理特性- 基础机械性能(固溶态):
- 抗拉强度:500–750 MPa,屈服强度≥190 MPa,延伸率≥35%,适合冷轧、冲压等成型工艺。
- 硬度:≤220 HBW,切削加工性能良好(推荐硬质合金刀具)。
- 冲击韧性:室温下≥40 J,-196°C低温环境仍保持高韧性。
- 物理特性:
- 密度:7.93 g/cm³,热膨胀系数17.2×10⁻⁶/K(20–100°C),适用于温度交变设备。
- 无磁性:奥氏体组织在常温下无磁性,适用于医疗影像设备等场景。
304S31的耐蚀性是其核心优势,具体表现如下:
- 全面腐蚀:耐受大气、淡水、稀硝酸(浓度≤65%)、有机酸(如醋酸)及弱碱溶液,年腐蚀速率<0.01 mm。
- 局部腐蚀:
- 晶间腐蚀:低碳设计+固溶处理(1050–1150°C快冷)可避免焊接敏化区碳化铬析出。
- 氯离子环境:在含氯介质(如海水)中易发生点蚀,建议用于氯化物浓度<100 ppm的环境。
- 特殊认证:通过GB 4806.9食品接触材料标准,重金属迁移量(铅、镉等)符合安全限值。
- 冷加工性能:
- 高延伸率(≥40%)支持深冲、冷镦等工艺,变形量>15%时需中间退火(750–950°C)恢复塑性。
- 热加工工艺:
- 热轧/锻造温度1100–1180°C,终锻温度≥850°C,避免σ相析出导致脆性。
- 焊接性能:
- 无需预热,推荐TIG焊或激光焊,焊材选用308L或309Cb,焊后仅需酸洗钝化。
- 食品与医疗:
- 乳品储罐、手术器械(生物相容性认证),表面可抛光至镜面(BA/8K)。
- 化工与能源:
- 反应釜、热交换器管道(耐稀酸及高温蒸汽,极限温度650°C)。
- 建筑与装饰:
- 户外栏杆、幕墙(耐大气腐蚀,表面处理可选拉丝、磨砂)。
其他材料规格切割和定制生产
h10合金工具钢
h11合金工具钢
h12合金工具钢
h13合金工具钢
h14合金工具钢
h19合金工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