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菜室内植物工厂中,光照强度的精准测量是优化光合效率、提升产量和节能降耗的核心环节。以下是系统化的测量方法及技术要点,结合植物生理需求与工业实践:
一、测量原理与基础
定义与单位
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接收的光通量(流明/平方米),单位为勒克斯(Lux)。
植物专用参数:光合光子通量密度(PPFD,单位μmol/m²/s),表示400–700nm波段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光子数量,更直接反映植物光合效率。
测量原理
光电效应:光电池或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通过电流强度推算照度值(如照度计)。
光谱分析:微型光谱仪分解光源光谱,计算PPFD、PAR等参数(如植物光照分析仪)。
二、测量方法与工具
1.常规照度计
适用场景:快速检测环境照度,成本低,操作简便。
操作流程:
光电池水平放置于待测点,打开电源并选择量程。
读取电流表数值(需乘以量程系数),单位Lux。
局限:仅反映可见光强度,未区分光谱波段,无法直接评估光合有效性。
2.植物专用光照分析仪
核心功能:
光谱范围覆盖230–850nm,分辨率±0.2nm。
直接输出PPFD、PAR、红光/蓝光比(R/B)、叶绿素加权辐照度等参数。
代表设备:
云唐YT-350P:集成光谱、照度、色度测量,支持实时显示光谱波形与色容差图。
HP350UVZ光谱照度计:5寸IPS触摸屏,可测PPFD、YPFD(有效光合光子通量密度)、R/B比等,适用于多层栽培架光均匀性检测。
优势:数据精准,支持定制化参数(如UVA/UVB强度),适配植物工厂需求。
3.间接评估法
手影法:观察叶片投影清晰度(清晰→强光;模糊→中光;无影→弱光),适用于快速定性判断。
植物生理反馈:
徒长、叶色变淡→光照不足;叶片灼伤→光照过强。
叶菜类适宜光强:200–300μmol/m²/s(约1.5万–4万Lux)。
三、测量操作规范
布点策略
多层架均匀性检测:每层设置3–5个测点(中心与边缘),计算照度均匀率(≥0.7为优)。
动态监测: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数据(20毫秒/次),联动环境控制系统自动调节补光。
校准与误差控制
校准要求:定期用标准光源校准仪器,避免探头老化导致误差。
干扰排除:
强光下使用滤光器保护光电池。
避免反射光干扰,探头需垂直朝向光源。
四、数据分析与应用
参数解读
PPFD与光谱配比:
叶菜苗期需高蓝光(450–470nm)促根系,生长期需高红光(630–660nm)。
理想R/B比:生长期1.5–2.0,可通过光谱仪调整LED配光。
光饱和点识别:多数叶菜在PPFD 300–500μmol/m²/s时光合速率达峰值,超量则能效比下降。
优化决策
补光策略:分时调控(利用夜间低谷电价),结合CO₂浓度(800–1000ppm)提升光能利用率。
设备升级:激光光源替代LED,能耗降低60%以上,尤其适合底层补光。
文章来源:叶菜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