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小小实验室”活动在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校一年级群体中热闹开展。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为“小小科学家”,在家中利用日常物品动手做实验,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瞬间,让科学的种子在家庭场景中悄然萌芽。
活动中,孩子们的“实验室”遍布家中各个角落:厨房的餐桌上,玻璃杯、清水、食用盐成了探究“浮力”的道具,一颗鸡蛋在盐水里慢慢浮起时,镜头里传来惊喜的欢呼;阳台上,透明塑料瓶、纸巾和土壤组合成简易“植物生长观察器”,孩子们认真记录着种子每天的细微变化,稚嫩的字迹里满是对生命的好奇;客厅的茶几上,手电筒、镜子和白纸演绎着“光的反射”游戏,光斑在墙面跳跃的轨迹,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可感。
家长们则在视频里担任“助手”和“记录员”,有的帮忙调整镜头角度,有的耐心解答孩子天马行空的疑问。一位家长分享道:“看着孩子专注地搅拌盐水、观察鸡蛋的样子,突然发现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如此强烈。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爱上了动手,更让我们全家都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
从观察水滴里的“放大镜效果”,到尝试用吸管让乒乓球“悬浮”,一个个简单却充满巧思的实验,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亲近科学、理解科学。这些充满童真的视频,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的发现与成长,更展现了科学教育在家庭场景中鲜活的模样——原来科学不在遥远的实验室,就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此次“家庭小小实验室”活动,以趣味为桥,让科学走进童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探索、勇于发现的种子。
供稿:裴新宇
编辑:田田
审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