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卷了十余年的如今,如果说还有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不是跑分,不是影像,而是形态。去年9月,华为以一台Mate XT杀入高端市场,以“三折”这一从概念图纸跳到现实掌心的形态,重新定义了手机与平板之间的边界,也让整个行业陷入一场深刻的反思:我们对“手机”的定义,是不是该更新了?
Mate XT的发布,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五年磨一剑的产物。华为用“天工铰链系统”和非牛顿流体屏幕材料,啃下了“三折叠”这块最硬的骨头。这种设计既不是简单的“再多一折”,而是力求在折叠状态下保持良好的便携性,同时展开后拥有真正接近平板的使用体验。
这款手机的发布时间点也非常巧妙。彼时的华为正处于消费业务强势反弹阶段,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4.3%,Mate系列功不可没。而Mate XT,显然就是要做那个“划时代”的节点产品,不仅展示技术实力,更宣告华为对高端市场的重新掌控。
别忘了,竞争对手从不缺席。三星、小米也在三折叠屏上摩拳擦掌,但华为抢先一步将其量产,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跃迁。预售阶段,中国市场预约量突破384万台,首批备货50万迅速售罄。海外版本以3499欧元的价格同步登陆中东、东南亚市场,显示出华为在全球高端市场的野心。
接下来聊聊这款华为Mate XT产品,展开时,Mate XT的屏幕可达10.2英寸,分辨率达到3K级别,1440Hz PWM调光、120Hz自适应刷新率和Delta E < 1.2的色准表现,让它不输任何一台高端平板。收起来时,是一块6.4英寸的主屏,折两次后还能呈现“口袋模式”,可谓一机三用。展开厚度仅3.6mm,也刷新了目前可量产折叠屏的工业极限。
性能方面,搭载麒麟9010处理器,配合16GB LPDDR5X内存和1TB UFS 4.0高速存储,安兔兔跑分高达148万,虽然略逊于骁龙8 Gen3,但整体日常与办公体验丝滑顺畅。HarmonyOS 4.0加持下,多任务、分屏、智慧协同均表现出色,是目前华为最“像电脑”的手机。
影像方面,主摄5000万像素配备十档可变光圈,日夜拍摄皆可胜任;超广角和潜望长焦各1200万像素,支持5.5倍光学变焦。虽说潜望镜焦段实用,但弱光下表现平平,在当前旗舰竞品横行的高端市场略显疲软,成为整体影像系统的“短板”。
续航方面,5600mAh硅碳负极电池容量在折叠机中非常罕见,搭配66W有线+50W无线快充,约39分钟即可满电,告别电量焦虑。折叠状态下因OLED面板能效优势,续航表现更佳。
此外,三折并非噱头,而是真正带来体验革新的技术路径。比如出差时放口袋轻便,会议中打开成为笔记本协作;搭地铁刷视频仅用一折,回到酒店看PPT则一秒变大屏。尤其是三折带来的三分屏操作,已超越传统直板机和双折叠机的界限。
从纳米微晶背板到超薄素皮,Mate XT每一寸用料都透露出“高级感”。铰链经过高强度测试,折痕压制优于目前主流折叠产品。展开厚度3.6mm,做到了“薄如纸,硬如钢”的神奇组合。HarmonyOS带来的多任务协同能力可圈可点,尤其在办公场景中极具优势。文档编辑、表格处理、视频会议都可同时进行,打开三个App依旧流畅,仿佛一部“可折叠的办公站”。
缺点方面,虽然展开厚度惊人,但折叠态12.8mm的厚度+295g以上的重量,依旧不适合长时间单手操作或裤袋携带。更别说,如果加个壳,那真是“健身器材”。高负载下,机身温度可达42℃以上,部分场景下性能会降频10%-15%,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略显遗憾。同时,虽已适配主流App的70%以上,但部分App在三折展开时依然会出现UI错位、功能不完整等问题。
发布价23999元,哪怕跌价4000元,跌至19999元,仍属于超高端定位,不过价格比上市时要亲民许多了。但问题在于,长焦镜头在夜景表现不足,使得在一众主打影像的旗舰中略显平庸。这个价位,用户会天然对影像“全能”抱有期望,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