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安彤、于濛**
在如今的娱乐圈里,有一种新兴的视听产品,它凭借短小精悍的叙事方式和紧凑的节奏,迅速成为了人们手机屏幕上的常驻“嘉宾”。它就是——微短剧。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微短剧因其轻量化、快节奏的特点,以及强大的表现力,迅速契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的信息接收需求,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影视类型之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24年12月,中国微短剧的用户数已经突破6.62亿,网民使用率达到了59.7%。与此同时,《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也指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05亿元,首次超越了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34.3亿元,而2027年将突破856亿元。
微短剧的火爆发展也让它逐渐承担起了主流文化产品的重任,成为了高频消费品。然而,伴随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版权争议不断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一些微短剧的内容甚至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已经采取了包括“分类分层”“备案编号”和“违规整治”等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力图通过规范管理来推动微短剧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制作公司和平台方也在不断加强精品创作与内容审核的力度。
在政策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上半年,我国微短剧行业迎来了系统性升级,逐步走向“速度退潮、质量进阶”的发展新阶段,迈向“精品融合”的方向。那么,微短剧在这一阶段到底有哪些新的趋势和特征?它是否能够从低门槛、快消费的产品,真正转型为具有文化传播价值的载体?随着暑期档的到来,微短剧市场又有哪些创新和变化?
过去一段时间,微短剧长期背负着“同质化”和“低质量”的标签,这源于它曾经历过一段“野蛮生长”的创作爆发期。当时市场的快速繁荣让部分制作方陷入了“唯流量论”的困境,导致行业内形成了“低投入、快产出、高回报”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个问题,监管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优化微短剧的管理和引导机制,以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2025年起,广电总局陆续发布了《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微短剧走向规范化、精品化。而2023年,广电总局进一步提出“分类分层审核”与“持证传播”的管理框架,明确按投资额度分级审核,优化了报审流程,并要求所有上线剧目必须明确获得许可证或备案号,严控无证传播。这些举措有效遏制了低俗、恶俗微短剧的泛滥,也促使创作团队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质量。
此外,平台作为微短剧的传播载体,亦在加强行业自律,积极整治违规内容,不断清理低俗有害的微短剧。如今,广电总局已在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意在通过制度建设推动行业更加规范和健康地发展。常态化的治理不仅为行业发展划定了“红线”,还促使创作者摒弃流量至上的思维,探索更具公共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创作路径。
例如,广电总局今年3月下发的管理提示明确要求微短剧创作要“爽”而有度,回归生活、回归艺术本身,并强调反对一味追求“穿越”“狗血”和低俗的创作方向,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与规范性。这些政策和规范性引导,促使微短剧在暑期档再次升温,涌现出了一批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精品短剧,为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
以红果视频为例,其发布的“果燃计划”精品短剧片单中,涵盖了多种创新题材,如科幻、反诈、非遗、年代创业、动作冒险等。与此同时,爱奇艺等平台也在加强微短剧的精品化路线,部分作品已经在用户圈层中引发了较高的讨论和关注。
红果短剧的片单尤其值得关注,与2023年大热的“高频反转爽感叠加”模式相比,现在的精品微短剧创作更趋向“轻命题”的表达方式。即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展现更多贴近现实、富有人文温度的故事。比如,红果短剧推出的《家里家外》,通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川渝地区的重组家庭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生活场景和对话中的情感张力,成功吸引了中老年人和都市年轻人群体。
这类作品成功证明:一部没有夸张桥段的短剧,同样能够凭借讲好故事的能力吸引观众。而相较于流量至上的创作模式,这类更贴近生活的作品也有助于提升微短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层次。
此外,随着微短剧行业的不断发展,它也逐步从单一的娱乐产品扩展到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和产业链条中。广电总局推动的“微短剧”行动计划,促使微短剧与文旅、普法、科普、经典文化、品牌宣传等多个领域的跨界合作,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随着这些跨界合作的推进,微短剧正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社会领域的传播。
《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指出,微短剧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2024年微短剧行业将带动约64.7万个就业岗位,而这一数字预计在2025年将继续增长,并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微短剧作为由年轻人主导、充满活力的新兴内容形式,正在经历从流量导向向更深层次的文化叙事转型。随着平台的积极探索和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微短剧有望成为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影视力量,推动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红果视频等平台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正代表着微短剧行业的新方向。这股正能量的微短剧风潮,或许能成为影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开启更多可能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