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河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在冷家油田雷46-51-55井成功实施一口最小隔层1.6米的智能精细分注井。这是辽河油田首次实现2米以下小隔层智能精细分层注水。
据悉,雷46区块早期采用多套层系连续射孔方式,井筒卡距普遍不足2米,常规封隔器卡距限制,无法完成可靠坐封,导致分层注水多年难以落地。
针对这个问题,采油工艺研究院成功研发了长胶筒过电缆封隔器。这个工具外径140毫米,通径46毫米,耐压25兆帕,集成电缆穿越与长效密封功能,可实现对最小1.2米井段的有效封隔。
5月11日,长胶筒封隔器在雷46-51-55井首次投入现场试用。经过连续数日的反复论证和严谨细致地现场实施,于5月15日最终复测数据显示井筒内外压差大于0.5兆帕,各层段隔离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标志着此次工具研发攻关取得阶段性胜利。
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意味着能够更精准地调控每个薄油层的注入,从而为地质方案实现小层精细挖潜提供了关键的工艺技术支撑。
“采油工艺研究院研究成果解决了层段细分后小隔层难题,为油藏精细开发和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工程手段。”采油工艺研究院注采所二级工程师田野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实现0.5米小隔层智能精细分层注水为目标,继续优化工具性能,为油田科技创新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