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山里射完箭,转身从“从天而降”的外卖无人机上取出一杯咖啡,是怎样的“科技生活”。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杭垓镇,只需要10分钟左右,“美食速递”就能从几公里外“穿山越水”而来。
而这,得益于当地2023年成立的初创企业探诺科技——作为一家专注无人机研发、生产的科技公司,探诺科技已将业务拓展至末端配送、工业运输、海上运输、搜救等多个细分领域,获得了“混合油电飞行器”“包裹投递系统”“包裹投放装置”“空中停靠站”等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近日,记者深入拜访了这支“隐于深山”的创业团队。
员工在星空下写代码,无人机在田间巡查
这家企业在安吉山坳坳里
追寻低空经济的未来
安吉山坳坳里,藏着一个无人机研发基地
前往探诺科技的路上,记者数次感慨,“感觉好几公里没有人烟,是不是走错了?”其实,探诺科技90后创始人张羽泽和二十几名员工的“秘密基地”,就在杭垓镇的山坳坳里。张羽泽是上海人,团队平均年龄35岁。
为什么“舍弃”大城市,转而来到这么“隐秘”的地方创业?来到办公室,便找到了答案:房子背靠大山茶园,面朝赋石水库,各处都是玻璃落地窗,从办公桌到会议室,全域“观景位”。
“有的员工不喜欢坐在工位上,爱‘上房揭瓦’在楼顶上调试机器。晚上,还可以在星空下写代码。”张羽泽补充道,杭垓镇的安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有山、水、森林等多种场景,零散分布的村落正好打磨了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等核心能力。此外,从早晨9点到晚上11点都可以‘飞上天’做测试,这在大城市根本无法想象。”
企业落地杭垓镇之前,安吉就是张羽泽周末的休闲度假首选。“本来就喜欢这里的环境,顺便也会带自己设计的无人机来测试。后来认识了当地一些很有意思的人,干脆把公司也开在这里。我不是只会玩,我是有技术的,想在这里创业。”
张羽泽的大学毕业设计,就是关于无人机索降的研究。项目落地安吉后,招募了很多员工聚集于此处,开始在乡间旷野尽情“畅飞”、研发测试,产品也从索降这个单独的模块,完善到整机,再到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整套方案。
探诺科技如今走上了更高舞台,不仅为杭州亚运会提供了心脏除颤器等医疗物品的快速运送服务,其创办的A2Z Drone Delivery品牌已在全球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
一线找灵感,应用场景可及时更换
说到无人机,最常联想到的无疑是“天外飞货”,但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场景远不仅于此。
“无人机运送最适合高价值、高危险、路难走、时间成本高的场合。”张羽泽介绍,在杭垓镇,探诺科技铺设了覆盖半个乡镇的无人机基站网络,无人机的基站就像wifi的路由器,除了提供信号还可以停在上面接触式充电。“我们的目标是全域覆盖,同一台无人机换了不同的‘挂件’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巡检的、投送的、检测的,可以互相替换。”
通过多功能模组,无人机要实现新功能,在技术上并不难,哪些使用场景可以落地还得看一线的需求,而安吉,就是这个“一线”。
张羽泽说,科技本来就该落地田间地头,助力生产、生活,没有人能够比一线工作人员更懂难点、要点。今年1月,他们参加了杭垓镇政府开展的无人机基础知识及应用场景培训,仅一个下午就收集到12条需求,“这是‘技术宅’们自己想一年也不会想到的。”
来到安吉之后,探诺科技配备热成像、AI自动识别的无人机不仅是快递员,还是可以进行水质检测、河道巡检的“AI河长”,是三伏天田间地头撒肥料、打农药的“新农民”,是民警夜间巡逻的好帮手,也是在山林间寻找迷路驴友的“安全守护者”。
张羽泽说,未来计划在安吉再新增至少50个无人机基站,将安吉打造成拥有全球最大无人机基础设施的示范点,让无人机科技不仅赋能政务工作,还能更多地走进百姓生活。
小山村引来国际客户,产品走向全球
这几个月,“新浙商”张羽泽先是迎接来自中东的“大客户”,又为冰岛来的客人进行了介绍。
小山村常常迎来国际宾客,他们瞄准的是全球市场。目前,探诺科技的产品已卖到安徽合肥、云南、新加坡、中东等地区,“安吉是我们的示范基地,是我们所有方案的第一落点。在安吉应用的实例,可触可感,是向外招商的活招牌,在这里诞生的成熟方案可以复制销往国外。” 张羽泽介绍,在美国每年会参加拉斯维加斯的工业无人机展,在中东约旦也有关于无人机物流送外卖的项目,国内外的使用场景有差异。“在国内主要以政务服务为主,而在国外仍旧以运输为主,例如它会在新加坡的港口运送小东西,在中东送外卖,那边的收费可就高多了,15美金~20美金起步。”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最需要哪些支持?张羽泽的答案是:资金,资金,还是资金;人才,人才,还有人才。
如今,张羽泽已经成为湖州市南太湖精英人才计划的海外创业领军C类人才,得到了多项创业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