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加速构建全球智能制造高地的战略机遇期,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迎来两项重要发展里程碑。该公司不仅成功获批成为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更率先履行链主责任,由其主导的“产教评”一体化试点培训班近日顺利启动。
7月24日上午,佛山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库卡机器人产教评一体化试点培训班开班仪式。市、区人社部门领导,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教师、专家,以及培训班全体学员出席了此次仪式。仪式上,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介绍了本次培训班的背景与情况,学员代表和教师代表分别发言,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再勋发表致辞。他指出,此次培训班通过强化企业与政府资源的深度协作,在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开展机器人技能人才产教评培养试点。该项目致力于探寻一条高效、可持续的机器人运维技术人才培养路径,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助力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并印发了《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佛山市政府印发了《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 - 2030年)》,为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助力佛山打造智能机器人之都。围绕加强产业链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近日印发了《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提出要聚焦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需求,深化完善“企业提供岗位、标准、师傅,学校提供学生、教师、资源,政府提供政策、服务、管理”的工作机制,构建产业、教育、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
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当前,智能制造产业面临较大的技能人才短缺挑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等关键岗位需求尤为显著,亟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填补产业空缺。在此背景下,经佛山市申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复,正式认定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为产教评链主企业,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同时,人社部门与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探索合作开展产教评一体化(库卡机器人)试点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佛山率先探索实行“岗位需求 + 技能培训 + 技能评价 + 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岗位需求环节,前期由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定向委培”校企合作基础,将就业岗位清单发送至相关合作高校和职业院校,最终由企业筛选出100多名首期试点班学员。在技能培训环节,依托库卡学院落户顺德建立的工业机器人全生命周期实训平台及“双师型”课程体系,以及库卡“新匠星计划”在“理论 - 仿真 - 实训”一体化培养的经验,设置了机器人结构及功能、机器人编程、机器人系统运维等课程,由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安排资深导师与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助力学员全面提升工业机器人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切实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技能评价环节,培训期满后,由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主导实施技能认证考核,向合格学员颁发企业认证证书,符合条件的按规定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力争实现“一试双证”。在就业服务环节,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直接签订跟岗实习协议,学员毕业后建立劳动关系,真正实现“培训 + 就业”的无缝对接。本次培训费用采用“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承担一部分”的方式解决,探索企业与政府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新模式。培训周期确定为2 - 3个月,总培训学时为260个。
图文来源:佛山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