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通讯员 李一铭 何明星 王敏
近日,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郑州分公司在柳林机电运维大队打造的“智能机电备品备件库”经前期高标准建设与调试,现已正式投用。这座占地900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库,以“智能化、标准化、集约化”为核心,构建起区域机电运维物资保障的最强大脑,标志着河南交通机电运维领域迈入智慧仓储新时代。
八大功能区协同发力 多元需求精准匹配
智能备品备件库划分八大功能区,四大工作区(交付区、检测区、返厂维修区、办公区)与四大存储区(常规存储区、返修利旧存储区、异形存储区、地堆存储区)紧密联动,形成“收-检-存-发-修”全流程闭环,精准匹配机电备件管理特性。
交付区的智能化调度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匹配实现备件“秒级”精准发货,满足机电故障抢修的时效性需求;检测区配备标准化质检流水线,从外观检测到功能校验全程数字化留痕,确保备件“零缺陷”出库,避免因备件问题导致二次故障;返厂维修区引入专业化修复技术,让旧件修复率提升40%以上,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办公区则依托数字平台统筹资源,通过可视化大屏实时监控库存动态,实现“一键调度、全局响应”,高效支撑跨区域机电运维协同。
存储区按机电备件特性“量身定制”:1854个存储箱位覆盖多元需求——常规存储区1566个箱位,满足日常高频备件需求;返修利旧存储区270个箱位,专攻旧件翻新再利用;80平方米异形存储区,适配特殊形状备件;136平方米地堆存储区,专为大型重型设备预留。“这种分层分类的设计,彻底解决了传统仓库'找件难、存件乱'的痛点。”现场负责人介绍。
动环监控+数字孪生 筑牢物资保障“安全网”
仓库安全与环境稳定是机电备件管理的“生命线”。为此,项目团队配置了行业领先的动环监控系统:8台高清摄像头无死角覆盖全库区,4个水侵传感器实时监测地面湿度,2个烟雾传感器24小时预警火灾风险,1个温湿度传感器动态调节存储环境。“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至管理人员手机,确保物资始终处于最佳存储状态。”负责人表示。
管理层面同步上线备品备件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实现“入库-盘点-出库”全链路闭环。高速扫码枪的应用让信息采集效率提升3倍,人工误差率降至0.1%以下;系统自动生成的库存分析报告,更能精准预测备件需求,为运维计划制定提供数据支撑。“过去靠经验备货,现在靠数据说话,效率翻了一番!”参与调试的技术人员感叹。
“1+N”网络联动破孤岛 五库协同激活供给效能
为破解区域分库资源分散、调配滞后的难题,仓库创新构建“1+N”智慧仓储管理模式——以中央调度指挥中心为核心,联动5个分库形成“智能中枢+区域节点”网络。通过数据驱动的资源调配机制,中心实时掌握各分库库存动态,实现“哪里缺件、哪里补件”的精准供给。
“过去分库之间信息不通,常出现'甲库积压、乙库断货'的情况;现在通过中心调度,备件周转效率提升50%,运维响应时间缩短30%。“郑州分公司机电信息部负责人介绍,该模式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更成为机电运维体系高效运转的“神经中枢”。
示范引领赋能行业 打造智慧交通“郑州样板”
作为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科技创新的又一标志性成果,该智能仓库的投用具有多重示范意义:其一,推动机电运维保障从“传统仓储”向“智能中枢”跃升,为区域交通设备稳定运行提供更强支撑;其二,标志着机电仓储管理进入全流程数字化时代,效率与精准度实现双突破;其三,形成的“三位一体”智能仓储解决方案,针对机电备件管理痛点提供有效路径,可为全国交通行业智慧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郑州经验”。
下一步,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郑州分公司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拓展智能仓储应用场景,努力将其打造为中原地区机电运维领域的标杆工程,为智慧交通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