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实践队第一站来到广州,深入松山湖科技馆、东风日产和珠江钢琴集团现代化制造车间开展调研,聚焦科技赋能,通过沉浸式工业探访解码湾区智造新范式。
实践队师生在松山湖科技馆内体验互动装置
实践队走进松山湖科技馆,亲身体验科技带来的奇妙变革与沉浸式乐趣。从VR太空遨游的震撼到AI互动的智能便捷,从数学装置的精妙运转到科技游戏的寓教于乐,每一项体验都让队员们直观感受科技对认知边界的拓展、对生活方式的重塑,以及对创新思维的激发。与AI福尔摩斯对话时,队员们发现AI不仅能精准捕捉情绪,还能巧妙回应复杂问题,队员蔡嘉茵感慨:“原来AI早已不是冰冷的代码,它能理解人的心意,未来在教育、服务等领域将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难题。”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久国在车间讲授“行走的思政课”
在东风日产总部的生产车间,实践队队员看到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机械臂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着每一个生产环节,惊叹于高效的生产节奏展现出智能制造的强劲活力。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陈久国为队员们带来了一堂融入生产实践的思政课。他结合企业发展历程讲道,东风日产的成长源于科技工作者与产业工人的创新拼搏,其坚守社会价值、推动行业进步的实践,正是新时代奋斗精神与责任担当的体现。他同时鼓励队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实干助力科技强国建设。队员们在聆听中不时驻足观察生产细节,纷纷表示这样的思政课让理论知识有了具象载体,更深刻理解了个人成长与国家产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实践队队员、华侨大学马来西亚籍学生张碧柔现场弹奏扬琴
作为中国乐器行业领军企业,珠江钢琴在乐器制造领域展现出科技赋能的成效。实践队队员走进珠江钢琴增城生产基地现代化制造车间,近距离感受智能产线与匠人匠心深度协同。期间,技术人员、集团工作人员分别介绍了珠江钢琴将前沿科技与传统工艺巧妙融合的钢琴制造工艺,以及企业坚持自主创新促高端升级,致力于融合“互联网+乐器制造”的发展历程。
参观期间,来自华侨大学的内地学生郑烨轩、香港籍学生谭迪菲进行钢琴演奏、马来西亚籍学生张碧柔进行扬琴弹奏。中西乐器的交融,使队员们仿佛置身于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的奇妙世界。科技与艺术在此交融,不仅推动钢琴制造升级,更改变着音乐教育与消费模式,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范例。
马来西亚侨生张碧柔说:“在松山湖科技馆,AI图像与音乐生成的互动让我感受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交织。在珠江钢琴,我了解到钢琴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制作流程。在东风日产,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先进的生产流程和科技应用。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这次实践把课堂理论搬进现代化企业,使我对企业管理和资源配置有了更具体深入的理解。”
中国香港学生郭默妍说:“在松山湖科技馆的参观中,我了解到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创新成果,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追求进步。在参观珠江钢琴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珠江钢琴从广州起步,扎根于中国大地,推动谱写用音符之美赓续中华文脉的华美篇章。”(文/图 华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