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获悉,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车路云一体化”有望助力解决计算机辅助驾驶痛点,实现道路交通高高平的安全保障、智慧化与高效化,为计算机辅助驾驶技术进一步升级运用提供坚实支撑。随着Robotaxi、无人物流车等场景应用发展,对“车路云一体化”的需求或将高加迫切,引导政府、运营商与社会资本持续加大对“车路云”新基建的投入,带动景气方向向“车路云一体化”延伸,建议投资者长期关注。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车路云一体化”解决辅助驾驶痛点,赋能可持续发展
当下计算机辅助驾驶的主流方案是仅依靠车身传感器的“单车智能”模式,其诸多局限阻挡了辅助驾驶技术向L3及以上等级发展。车路云一体化”通过将车辆与路侧、云端平台连接,可大大扩展车辆感知能力与运算能力,提升车辆规避长尾非常规险情的能力;同时,云端平台通过统一调度车辆,有望实现路径最优化,拥堵最小化与全局交通效率最大化,全方位赋能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
为何重提“车路云”——辅助驾驶事故风险引发关注、无人物流车方兴未艾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驾驶功能逐步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亦产生新挑战,多起事故再度证明“单车智能”尚不足以独自担负驾驶重任,亦凸显“车路协同”在增进交通安全上的重要价值。同时,无人物流车正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广泛铺开,目前已可在开放道路以较快速度行驶,成为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新抓手,而“车路协同”或有助于其进一步提高运营速度与密度,无人物流领域景气度或有望向“车路云”产业链外溢。
政策密集出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进入快车道
自2018年来,“车路云一体化”得到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支持,一系列顶层规划、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建成。同时,“车路云一体化”测试应用亦已进入全面铺开、全城试点阶段,迄今总计28个城市被纳入“双智”或“一体化”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热情持续。
市场规模可达万亿,路侧、云端建设与场景应用值得重点关注
“车路云”产业网络由车载设备、路侧设备、云控平台、通信网络、相关支持平台与场景应用等部分组成;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25年“车路云”产业有望创造7295亿元产值增量,2030年则有望创造25825亿元。其中,路侧设备、云控平台与场景应用是国家政策与规范的侧重点,据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0年,此三者将产生远超其他环节的产值增速(CAGR分别达到79.7%、56.8%与70.0%),其中场景应用所产生的年均增长量最高(约1386.8亿元)。
投资可持续性为关键制约因素之一,场景应用发展或带来解法
“车路云一体化”需要完善的路侧、云端系统支持,其必然高度依赖政府投资,然而传统的征税或征收使用费等模式皆难以持续提供支持。如今,计算机辅助驾驶正在快速普及,Robotaxi、无人物流车等无人驾驶场景应用亦正蓬勃发展,对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提出了现实的需求,亦有望带动无人驾驶车辆运营商,汽车厂商、保险公司等主体对“车路云一体化”基建进行投资或间接支持,使得“车路云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风险提示:财政支持力度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市场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