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零执法安全事故 刑案破案率同比上升8%
浏阳公安打造“一站式”智慧执法新标杆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毅 通讯员 陈寰 颜英华
7月23日,浏阳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内,LED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市警情数据,智能设备在办案区无声运转。这个刚刚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的执法中枢,以3年零执法安全事故的纪录和“一站式”智慧办案模式,成为全国公安系统规范化执法的样板。
全流程监管,确保执法规范
“警情响应超时”“候问室单人看管”“候问区嫌疑人无人看管”……在浏阳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智能监督平台上,类似的预警信息会实时弹出。
“这里是‘最强大脑’,浏阳公安所有执法办案信息都在这里存储、接受监督。”浏阳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许娟娟介绍,警情、案件、财物、场所、卷宗等核心执法要素由中心集中管控,实现全链条执法监督。
在“科技+制度”的双重约束下,规范执法成为对民警的刚性要求。记者注意到,讯问室里一旦出现单人讯问等违规情形,系统便会自动预警,关闭设备并中断讯问。候问区若出现犯罪嫌疑人无人看管的情况,系统则会及时发出警报。
淮川派出所民警蒋宏宇正在办案区办理一起诈骗案件,3名犯罪嫌疑人分在3个单间候问、由专人看守,“以前候问的时候,有嫌疑人串供、自残逃避审讯等风险,现在这种风险大大降低了。”
“执法监督不限于办案区,而是始于警情发生那一刻。”许娟娟介绍,从接到报警开始,响应时间、出警速度、执法行为等就已处在中心监督之下,“真正实现全流程监督。”
“想偷懒都不行。”一旁,荷花派出所所长詹奉来坦言,每一起报警求助都必须当场受理、依法处理。中心每天都会对全市警情监测通报,有警不出、压案不查,都会被严厉追责。
据悉,自2022年浏阳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以来,无一起执法安全事故发生。
“只有执法规范,才能做到‘阳光下的守护’。”浏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黄河说。
一站式办案,提高办案效率
二楼休息区的鼾声,透露着另一场变革。
官桥派出所副所长文亮揉着通红的眼睛告诉记者,他刚结束一个通宵的专案审讯,抓紧时间眯了一会儿。“要是以前,这会儿还得押着犯罪嫌疑人跑医院做体检、跑银行查流水,现在所有流程在中心‘一站式’搞定,给我们省出了休息的时间,也有了休息的地方。”
记者看到,在该中心,犯罪嫌疑人出入区登记、人身安全检查、信息采集、候问看管、送押等均由中心工作人员负责,中心还提供价格鉴定、五项体检、医疗救助、律师会见等支撑保障。
“以前这些环节耗时耗力,现在我们被彻底解放出来,可以专心办案了。”文亮说。
据悉,今年以来,浏阳市公安局破获刑事案件600余起,破案率同比上升8%。
在“一站式办案”基础上,“合成式作战”让办案质量和效率继续提高。
浏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反诈中心主任董汉游介绍,去年为了摧毁一个老巢在柬埔寨、犯罪成员遍布全国各地的电信诈骗团伙,经中心统筹,来自刑侦、电诈、情报等部门的专家能手迅速集结、协同作战,一举抓获团伙成员50余人。“放在以前,只能由各个队所分散办案,执法安全风险高、办案效率低,现在通过中心统筹,多业务警种协同、多部门合成化作战,案件高质高效办结。”
与中心一墙之隔的,不仅有看守所、拘留所、强制戒毒所,还有集聚了检察院侦查监督协作办公室、速裁法庭、司法法律援助站的浏阳市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中心。
许娟娟说:“我们和政法多部门联动,无缝衔接、快速响应,3年来办理轻微刑事案件3200余起,办结期限缩短70%。”
去年,浏阳“推动司法质效‘大提升’轻微刑事案件快办机制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