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强省会行动的号角在兰州激昂奏响。城关区作为兰州发展的“排头兵”,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各个领域积极探索、奋力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打头阵、当先锋”的使命担当,为强省会行动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产业聚能
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引擎
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城关区正以创新为笔,勾勒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
在创速空间航天联志信创智造中心项目现场,智能化建造设备与人工精密配合,确保项目按节点高质量完成。
“从选址到建设,服务代办、场景释放一路绿灯,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干劲十足。”生产主管余少枫的感慨,道出了项目落地的顺畅。作为城关区重点签约项目,这里将成为信创产业的又一增长极。
甘肃电商基地的直播间里,主播手持兰州牛肉拉面汤料包热情推介,后台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这个2700平方米的“数字阵地”,已建成10间专业直播间,签约20名主播,2024年创下2.7亿元GMV,成为全市电商领域的标杆。
盐场堡数据中心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塔吊林立间,一个承载万P级算力的“西北智脑”正加速崛起。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关键节点,这里将提供2000个机架的算力支撑,目前已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计划串联起芯片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完整产业链。
今年以来,城关区聚焦信创、算力、生物医药、黄金四条特色产业链及智能制造、文旅等领域,通过招商培训“蓄能”、驻点招商“拓渠”,开展推介活动11批次、精准招商6批次,接待考察103批次,梳理有效线索项目99个。梳理贵金属加工等线索项目88个,31届兰洽会期间,城关区更是以产业集群之势,让新质生产力在这片土地上加速奔涌。
改革破冰
政务服务奏响便民新乐章
在城关区政务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企业登记的李女士惊喜地说:“现在办企业太方便了,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全程网上操作,不到半小时就能拿到营业执照,这效率简直太高了!”
李女士的便捷体验,得益于城关区推行的“无感登记”改革。通过整合企业开办的6个环节为1个,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了全流程线上一表填报、一次提交,2025年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达到100%,企业开办实现了即收即办,大大节省了企业开办的时间和成本。
不仅如此,“城小i”政务服务智能体的上线,更是让政务服务迈向了智慧化的新台阶。“以前来办事,遇到复杂问题总是一头雾水,要咨询好多人,现在有了‘城小i’,只要在屏幕上输入问题,马上就能得到准确详细的答复,还能提供全流程的办事指导,真是太省心了!”前来办理业务的王先生感慨地说。
“城小i”嵌入了“政务大厅数智机器人”“24小时智能工作台”与“综窗受理系统”,能够精准解答群众的各种咨询,辅助工作人员预判材料矛盾点,让群众办事真正实现了从“人工少跑腿”到“数据多跑路”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生态筑基
绿色发展守护金城新颜值
城关区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持续为城市增添亮丽的生态底色。走进位于城关区的兰州市儿童公园,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新植的万余株苗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我们通过实施‘抚育+复壮+修复’工程,对公园的绿地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不仅增加了苗木的数量,还丰富了植物的种类,让公园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城关区绿化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城关区在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两山的林草地面积已达21.19万亩,拥有各类树种3190万株,植物种类多达75科254属424种。“我们还将持续加大绿化力度,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让南北两山真正成为兰州的绿色屏障。”城关区两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漫步在城关区的街头巷尾,元通黄河大桥、城关黄河大桥等跨河桥梁宛如“空中花廊”,立体花架以黄河元素为设计灵感,将兰州的文化符号与现代花卉艺术巧妙融合,形成了“一桥一景”的独特景观。马拉松公园、霍去病广场等区域,组合花箱与艺术花卉错落点缀,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城市更新
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城关区以“微更新”为抓手,巧妙盘活城市中的“边角料”。
“新开放的小游园真漂亮,以前这里又破又旧,现在不仅有绿树鲜花,还有休闲的地方,每天我都要和老姐妹们来这儿坐一坐,聊聊天。”在南关小游园,王奶奶开心地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城关区已先后完成南关小游园、大沙沟小游园、盘旋路小游园、大沙坪小游园等40多个小游园的新建与改建工作,建设总面积超26万平方米。在绿化配置上,栽植了金枝国槐、杏梅、玉兰、樱花、海棠、银杏等60余种乔木,以及高杆卫矛球、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紫叶矮樱、大花月季等灌木,苗木总量共计30余万株。
“我们在小游园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铺设无障碍步道,方便轮椅和童车通行;配备智慧健身器材、充电座椅等,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参与过城关区多个小游园设计的高级工程师何江燕介绍,我们还注重融入地域文化特色,让小游园不仅是一个休闲场所,更是传承城市文化的载体。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城关区同样下足了功夫。辰北花园小区的李女士见证了小区改造前后的巨大变化:“以前小区的房子破旧,管道老化,一下雨就积水,环境很差。现在好了,政府给我们加装了外墙屋面保温层,更换了节能门窗,还更新了供水、排水、供热管道,小区的环境焕然一新。”
城关区通过实施建筑节能和管网更新工程,同步完善小区配套设施,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方案,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到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捷;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再到民生细节的温暖蝶变,城关区始终以“排头兵”的姿态,在强省会行动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