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行道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会将月亮定义成地球的卫星。于是月好像和地球是一对的,并引起地球和生命的潮动。但是,对我们中国古人的感观和定义,月似乎要承载的东西要更多。对我们中国古人来讲,月其实更是与太阳是一对的,所以也叫太阴。太阴和太阳,为一阴一阳相对。而且,月显得很特别,太阳是很有规律的,日出日落,在地观之,一日一转,一年一周天,且周天因日而定规,就好像定则。而月则是随变的,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连着出现的方位都是常变化的。而这种随变,又似定义成,是对太阳的一种呼应。正是这种随变,具体到术数是阴阳的具现。具体到七政天星细化,甚至,还会出来一个“太阴九行”。意思就是,日行黄道,月行九道。呼应着太阳所行道黄道,不断穿行变化其中,分出黄道一,青道二,白道二,赤道二,黑道二,共九行。在果老星宗收录的文中,更是希望将之变化出一种理技来。分其四季月令,看月所躔。如春月,月躔木度,就谓之月行黄道。而月躔日火精和火度,就谓之青道。。。大约以当时令者为黄道,时令所生者为青道,生时令者为白道,克时令者为赤道,时令所克者为黑道,可详观果老。并且认为,一般言,合时令本旺或所生者,可能会更好点之类,其实还是旺相休囚类,还弄出点断语来。当我们看多盘了,学深了,会自然的明白,照着所论,基本是不现实的。但是,不可因为这些断语的不准。而忽视他里面的月的特别性。忽视了月所躔的特别的性。且需知,其中有大理在。
其中一理是,月的呼应和随化,好像有各种变化,就如影射了月身承载了很多。好像什么都不关他事,又好像什么都关他事。就好像,阴阳互致。其二呢,则我们可以细观“太阴九道断”,去体会他的用词,你就会感受出来。里面的好多用词,其实指向如节操,行为,作为,心性。如“为人聪明”,如“进退以礼”,如“任势敢为”如“心高无实”等之类。其实就能很快去总结出,身度主是月身引申,容易是月身引申下的心性,动作,其实就是身心。而且很变化,很随机。为什么要去引申,又可以去想象。月有阴晴圆缺,且不一定可以随观。于是,古人会去喻比似人多变,似人所遇多变。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错觉,即如一些人一样,去真的用一个月,月的变化,去论身好不好。说你是望月出生的,月明啊,所以你的月身好。说你是晦月出生的,说你是白天出生的,这月无光啊,说你月身不好。这明显,看着好像就是忽悠式的语言,且不符合我们平时看盘的感观。这明显也不符合古人玩术数的思维,能将一个五行玩出各种学说的中国,怎么可能会认可简单式的归类。当然就要去变化啊,而我们是五行文化,当然就要出现一个能变化五行东西啊。于是,很自然是,月所在宫度,月所躔,就成了变化的关键。看月身好不好,是要看月所处。和月引申下的五行身度主所处。不然的话,大约只有晚上生人,才容易有个好月身了。不然的话,每个人的月身都怕土了。土何其之罪,要受此之过,而且对我们中国人来讲,土其实是好的东西啊。用网络戏语就是,去到那都想着种东西的中国人。上了月球都是先想着,能不能种地。所以,必要有五行变化。而太阴分道说,就是提供这种变化。虽然他很粗,就着旺相休囚而己。
七政四余
这是于谦,于少保的星盘。我们可以看到,月为身,处戌为庙旺之地,但又是下弦近晦,然又是夜生,而夜生又其实月不可见。如果当作何论断?其身好还是身不好呢?这好与不好,又作何断语呢?可能论一圈下来,就会是一会说身好,一会说身不好。而且这好与不好,不容易与现实断语关联。而如果,用着中国的术数思维呢,引入五行后呢?则木为身度主,而木为退气,休而再受金克,且在疾宫被克。就会很容易去联想现实断语,似乎此身度主如此组合,或与疾有关。而疾主重权,或疾伤。现实的反应,于少保有“再造大明”之功。保明,改兵制等,重权若干年。而身体呢,也是一直不算好,有痰症记录。而金呢,又刚好是奴,又是福。则于少保的辛劳又可以出断语,而于少保的俭约亦可出象。且终为奴所伤,“天下冤之”。而《石灰吟》成一生写照,成一生志向所在,则金者,正是石,很是神奇。。。当然,其实此论法,尚有偏差,如本文所述。如是能细看前文的,其实也己提示其中关键,可能后面还会再有文说及。但是,最少让我们会明白,当五行一引入时,其思其论其象才会有所凭据,不至左右之间不可执论,且神奇万千。
--九紫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