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市场在2025年二季度延续了AI原生应用的强劲发展势头,在AI基础模型和应用领域,AI厂商正从基础集成阶段向使用特定用例的更高级别LLMs过渡。
7月7日高盛发表研报指出,智能代理(AI Agent)、多模态AI模型和模型部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三大核心增长引擎:
- AI创新势头强劲,但方向分化: AI智能体(Agent)和多模态模型正从概念走向应用,成为企业软件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这预示着技术层面的持续投入和产品迭代将是常态。
- 企业端(ToB)需求坚实,政府与国企是主要买家: AI项目的中标数据显示,真正的买单方集中在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和学校。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私有化模型部署,正在成为一个规模可观且增长明确的市场。
- 消费端(ToC)变现挑战巨大,付费转化率仍是短板: 尽管AI应用层出不穷,但数据显示,面向个人用户的AI工具付费率普遍不高(大多在3%-13%之间),对总收入的贡献仍然有限。
- 国产化替代加速,EDA软件成确定性赛道: 在特定领域,如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国产化需求正推动本土厂商加速产品发布和市场扩张,形成了一个确定性较强的增长点。
AI智能体崛起:企业软件的新一代交互入口
高盛的研报指出,AI智能体正从边缘设备和企业内部讨论的概念,快速演进为可商业化的产品。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AI+”,而是有望成为企业和知识工作者的新型用户界面,核心能力在于能够响应甚至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自主规划并完成工作流。
很多公司都推出了AI智能体,八六三软件在4月份推出的数和云渊AI智能体,它能独立完成建立筛选、多种语言智能翻译、客服质检智能体、供应链风险预测智能体等复杂的任务,以其快速落地的标准化模块、深度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全周期技术支持与模型迭代服务。让数据驱动业务增长,让决策更智能精准,让AI成为核心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