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连日来,我市各地开展“大学生文明实践暑期行”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以文明实践为纽带,让大学生走进我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实践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近日,多支高校实践团队走进泾县开展大学生文明实践暑期行活动,以实地探访、实践体验、深度交流等形式,探寻非遗文化的传承脉络,为传统技艺的当代发展注入青春思考。
寻纸韵千年,悟匠艺初心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文明实践团队首站走进中国宣纸博物馆,通过珍贵史料与实物陈列,队员们系统梳理出宣纸从唐代起源、历经千年传承至今的发展脉络,直观感受这一文房瑰宝的历史厚重。随后,团队深入宣纸制作车间,在近距离观摩匠人操作的同时亲身参与制作,在指尖与纸浆的接触中,真切体会到宣纸“薄如蝉翼,千年不坏”背后,是匠人们代代相传的艰辛付出与智慧沉淀。
伞承古韵新,巧思促转化
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墨染皖南,伞韵流芳”实践团队来到泾县非遗油布伞厂。队员们不仅亲手体验油布伞制作流程,感受传统手艺的精妙细节,还对油布伞技艺非遗传承人郑国民进行专题访谈。结合实践体验与深度思考,团队通过调研交流、3D建模等创新形式,近距离捕捉传统工艺的当代魅力,并围绕“非遗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展开探讨,为古老技艺注入青春视角。
聚校政企智,探传承新径
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暑期文明实践团队师生到泾县参与宣纸非遗传承专题座谈会。会上,团队成员聚焦宣纸文化传播推广、文旅产业融合升级、制作技艺传承保护、产业链协同发展等热点议题提出咨询,在互动中明晰非遗传承的现实路径。
会后,团队参观红星宣纸展厅,在一张张宣纸的纹理中探寻千年技艺的历史足迹。随后,校政企三方召开调研座谈会,共同强调校企合作对宣纸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意义,期待以多方联动碰撞创新火花,为非遗传承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此次多校暑期文明实践活动
以青春力量激活非遗传承活力
既让青年学子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根脉
也为非遗技艺的当代发展汇聚了新思路
来源|文明宣城 泾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