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听说有个叫ebuytech的“智能指标聚合工具”时,我心里直犯嘀咕:又是忽悠人的新玩意儿?指标我熟,KDJ、MACD、布林带…哪个不得单独调出来看?屏幕就那么大,切来切去眼都花了,信号打架更是常事——就好比说KD和CCI那边看着挺悬乎,布林带和SAR这边又显得挺踏实,下面一长串均线还都往上指…这到底该信哪边?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真有点懵,拿不定主意。
架不住朋友推荐,试用了下ebuytech。第一感觉是:清爽。以前十几个指标窗口堆满屏幕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它真像宣传那样,把我要看的经典指标(RSI、KD、CCI这些)和均线(从EMA5到SMA200)全给“揉”到了一个界面里,清清楚楚列成表(如下图所示)。值是多少,当前建议方向(买、卖、中性)直接标在旁边,一目了然。
- 省时间,更专注。 以前开盘前半小时,光是把所有指标调出来、摆好位置就够呛。现在?打开交易软件登录ebuytech账号自动加载,最新数据、信号方向直接拍脸上。省下来的时间,我能多翻几个品种图表,或者更仔细地研究当前品种的K线形态和量能变化,决策反而更从容了。
- 矛盾信号不抓瞎。那种经典指标看空、均线系统又看多的情况太常见了。以前得自己一个个比对、琢磨权重。ebuytech 虽然不能替我拍板(这也不可能),但它把所有矛盾点清晰地、结构化地摆在一起,省去了我手动收集、比对的麻烦。我一眼就能看到分歧在哪:哦,短线超买指标在预警(KD高、CCI高),但中短期均线系统还在强势支撑。这让我综合判断时更有底,知道该重点警惕什么、可以相对忽略什么噪音。
用了几个月,谈不上靠它“点石成金”——交易哪有那么简单。但实实在在的感觉是:分析流程顺了,无效折腾少了,盯盘压力小了。 它没替我赚钱,但它把我从繁琐的指标管理和初步筛选中解脱出来,让我能把精力更集中在真正影响盈亏的环节:策略执行和风控。
对于一个每天和图表、数据搏斗的交易员来说,这就值了。它像个靠谱的副驾驶,把路况信息整理好递给我,方向盘还是在自己手里握着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