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某大型能源集团总部的“智慧后勤革命”:3000人园区如何年省200万?
——豪越科技用“一体化平台”重构央企后勤管理逻辑
就那些占地面积颇为广阔,且人员密度也很大的大型企业园区来讲,其后勤管理常常会遭遇‘大而全’这样的难题。像是食堂排队这件事,还有物业报修方面,以及公车调度情况,再到设备维护工作等,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要是出现效率低下的状况,都有可能使得运营成本被抬高。有某能源央企的总部园区,那里有着3000多名员工,并且多栋办公楼是相互联动的,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这类问题所困扰,其每年的行政成本都超过了千万元之多。
豪越科技专门为其精心定制的智慧后勤一体化平台,借助数字化的方式成功化解了多场景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痛点。该平台使得服务效率得以提升,提升幅度达到了60%之多,同时还实现了每年节省成本超过200万元的成效,就此成为大型企业园区后勤改革当中极具代表性的标杆案例。
一、案例痛点:多园区管理的“三大顽疾”
身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这家央企其总部园区的布局呈现出分散的状态,这里面包含了3个相互独立的子园区。就其后勤管理方面而言,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所谓的‘三难’情况。
餐饮服务有必要提升效率,就现状来看,员工就餐大多集中在午间的一个小时之内,在此期间,食堂排队的平均时长竟然超过了20分钟,并且菜品浪费率达到了30%这样一个较高的比例。再者,部分员工因为时间方面比较紧张,所以会选择订外卖,如此一来,不但增加了自身的支出,而且对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物业的响应速度有待提高:传统的报修方式主要依靠电话来进行登记,之后维修人员还得前往现场对故障展开排查,如此一来,其平均响应时间往往会超过4个小时。在遇到诸如电梯出现故障、水管发生泄漏这类紧急情况时,更是难以做到及时处理,每年因此而产生的投诉量都超过了一百起。
公车调度状况亟待优化。当下有20余辆公车分散于各个园区,其申请流程必须通过线下签字审批的方式来完成。在此情形下,车辆的利用率尚不足40%,空驶率颇高,这使得每年的燃油费超过百万元之多。再者,调度员每天要耗费3个小时来手工统计用车方面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容易出现差错,而且后续若要追溯相关数据也存在较大难度。
二、落地举措:从“各自为政”到“一体协同”的三大突破
豪越科技凭借‘互联网 + 物联网 + 大数据’方面的技术,打造出适用于餐饮、物业、公车等各类场景的智慧后勤平台,借助三个方面的举措促使管理得以升级:
1. 餐饮服务:“预订+配送”让效率与节约双赢
就食堂所存在的排队以及食物浪费方面的问题,平台推出了“智慧餐饮系统”,从而达成了全流程的数字化这一状况。
在工作餐预订方面,员工能够提前一天借助APP来挑选菜品,随后系统会自动对员工所选菜品的需求量加以统计,而食堂则依据统计所得的需求情况来准备餐食,如此一来,食材方面的浪费状况得以减少了40%,并且在单日就能够节约食材成本超过2000元。
依照各楼栋的下班时间来安排错峰配送,也就是把餐品分成不同批次配送到楼层的取餐点。员工通过扫码的方式来取餐,如此一来,其等待餐品的时间就从原本的20分钟大幅缩减到了5分钟,午间就餐时的秩序也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情况。
净菜服务方面,其为那些加班的员工设置了净菜预订这一功能。具体而言,会先把食材仔细洗净并完成切配工作,随后将这些处理好的净菜配送到员工所指定的地点。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节省员工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员工避开外卖食品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自该服务上线以后,在半年的时间里,接受此项服务的人次就已经超过了5000。
根据相关数据所呈现的情况来看,餐饮系统在实际运行了整整一年之后,食堂方面的人力成本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达到了25%之多;与此同时,食材采购成本同样有所降低,降低的比例更是达到了30%。如此算来,一年下来,在这两方面节省下来的费用总和超过了80万元。
2. 物业运维:“闭环管理”让响应速度提升75%
平台搭建“智能报修系统”,重构物业维修流程:
员工若察觉到故障情况,像是灯具出现损坏或者空调无法正常运转这类状况时,能够借助手机把相关问题拍照下来然后上传。而系统会自动对故障发生的地点予以定位,同时还会按照类别进行划分,诸如划分成水电方面、暖通方面、安防方面等等不同类别。
自动派单这一流程是这样运作的:凭借维修人员所具备的技能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等相关数据,系统能够在10分钟之内就完成派单操作。随后,维修人员可借助APP来接收相应的任务,并且依据导航指引抵达现场。如此一来,响应时间出现了明显变化,从原来的4小时大幅减少到了1小时。
在整个流程中有一个评价环节构成了闭环,那就是当维修工作完成之后,员工会在在线平台上进行确认操作,并且针对此次维修给出相应的评价,而这些评价数据会同步传输到管理员所使用的后台当中。自该平台正式投入运行以来,维修工作的及时率出现了显著的提升,由原本的60%大幅提高到了98%,与此同时,每年所收到的投诉数量也呈现出大幅度的下降态势。
系统会自动对维修频率以及耗材消耗情况予以统计,从中发现了像‘某楼栋电梯每月会出现3次故障’‘某区域的灯具容易损坏’这类规律。借助于此,能够推动开展预防性维护工作,如此一来,每年突发故障的数量能够减少50%,物业方面的人力成本也能随之下降40%。
3. 公车管理:“智能调度”让资源利用率翻倍
针对公车调度难题,平台整合GPS定位与在线审批功能:
员工可凭借APP来提交用车方面的需求,具体涵盖用车时间、地点以及出行人数等信息。其审批流程能够在网上全部完成,如此一来,员工便无需再到各个部门去跑腿签字了。并且,在这一流程优化之后,申请所耗费的时间也大幅缩减,由原来的2天一下子缩短到了仅仅2小时。
智能调度方面,系统能够实时将公车的位置以及状态(具体分为空闲或者在用这两种情况)予以显示,并且会自动去匹配最为合适的车辆,以此来防止出现空驶的情况。同时,该系统还支持多个部门一同拼车,如此一来,单次出行的成本便能够降低百分之三十。
数据监控方面,管理员能够借助后台来查看车辆的行驶轨迹状况、油耗情况以及保养记录等内容,以此来防止公车被私用以及出现浪费现象。在相关平台上线之后,公车的利用率出现了明显变化,由原本的40%提升到了60%,并且每年在燃油费方面能够节省几十万元之多,与此同时,调度员的工作量也大幅减少,减少的幅度达到了70%。
三、可复制经验:模块化部署适配大型企业多场景
此案例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豪越科技所打造的智慧后勤平台所具备的‘模块化设计’这一特性,其最为突出的核心优势体现为:
把餐饮、物业、公车等功能拆分开来,使其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模块。如此一来,企业就能依照自身的实际需求去做选择了。就拿该央企来说,它先是优先让餐饮和公车模块上线运行,之后再逐步接入会议、安防等其他功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防止那种不管不顾、统一而论的‘一刀切’做法所带来的资源浪费情况出现。
多园区之间实现联动,能够支持跨园区的数据实现互通。比如说,当某子园区的公车处于空闲状态的时候,就可以将其调度到主园区给予支援,从而让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总部的管理员能够凭借大屏来对各个园区的运行数据展开实时的监控,进而达成全局管理的效果。
硬件集成方面,食堂刷卡机、公车GPS以及物业巡检设备等各类硬件可实现与平台的无缝对接,如此一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同步至平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工录入所产生的误差。就拿公车油耗数据来说,其可直接与财务系统相关联,进而有效避免出现虚报的情况。
四、客户反馈:“后勤从‘成本中心’变成‘效益中心’”
以往,后勤常常被视作‘花钱部门’,而如今,其既能助力公司节省开支,又能让员工省却诸多烦心事。”某央企行政负责人讲道,平台所带来的,绝非仅仅只是成本方面的降低,更涉及管理理念的转变。
员工的满意度出现了明显的提升,由原本的70%上升到了95%,其中‘不用排队、报修能够较为及时’这样的情况成为了员工给出的高频评价内容。
后勤团队的工作模式发生了转变,由以往的‘被动救火’转变成了‘主动服务’。其借助数据分析这一手段,能够提前对一些问题加以解决,就好比依据就餐方面的数据来对食堂开放时间做出相应调整。
从原本那种‘各自为政’的状态转变为‘一体协同’的模式,由过去的‘经验管理’迈向‘数据驱动’的方式,豪越科技为这家能源央企精心打造出的智慧后勤平台,充分证实了大型企业园区在经过数字化改造之后,一方面能够使服务体验得以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创造出切切实实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