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踏入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只见托辊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35吨托辊压装机精准装配部件,无尘密闭环保涂装线为设备披上耐腐蚀涂层,整套流程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监控。
“我们这批设备是为客户定制的智能输送装备设备,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测输送压力、温度等多项参数,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以上。”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秦德财说。
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从传统车间到智能工厂,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转型是潍坊市昌乐县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的生动实践,凭借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该企业成功获评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据了解,“晨星工厂”是指创新能力突出、典型示范性强、应用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数据驱动型数字经济工业企业。昌乐县注重发挥“晨星工厂”在技术创新、模式突破、系统协同、绿色低碳等方面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山东圣鑫管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作。经过精密铸造、智能喷漆、自动化检测等融合创新技术工序,高品质管路连接件快速下线,随后发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
山东圣鑫管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作为专注于新型机械配管系统研发的现代化企业,圣鑫管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建成独立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内先进质量检测实验室,产品广泛应用于消防、给排水、电力等领域,远销海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技术攻关,自主研发的智能铸造工艺通过AI算法精准控制铁水温度与流速,将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9.2%;纳米涂层技术赋予管件超强防腐耐磨性能,使用寿命延长2倍以上,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圣鑫管业企管部经理陈晓勤说。
作为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市、区),昌乐县持续推进标杆培育与引领,强化政策精准支持,优化全周期服务保障,厚植数字经济“沃土”,助力企业“敢转、愿转、会转”。
今年新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的山东三润助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转型升级的典型。走进其数字化工厂车间内,技术工人正熟练地同时操控五台设备,生产作业井然有序。
山东三润助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控制室
“过去,公司管理面临物料管理协调不一、生产信息无同频共享渠道、仓储追溯困难等难题。”公司负责人冯琳清介绍说,“2025年,我们引入了国际先进的MES系统,实现了数字化生产。改革后实现了物料编码统一、数据驱动决策、智能排产响应,不仅生产效率提升了25%、库存准确率达99%,更构建起‘用数据说话、靠算法决策’的新型管理模式。”
在昌乐,“晨星工厂”并非个例。近年来,昌乐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关键期,聚焦“5+5+N”产业链体系,实施数转智改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销售服务方面的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建有工信部5G工厂3家,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60家;打造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省级智能制造场景8个、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个、市级数字化车间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