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 AI 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写东西还是查资料,都爱喊通义千问来帮忙。但用着用着就发现,它给的回答有时候标着 “综合得分 85”,有时候又是 “72”,这分数到底咋来的?小编研究了大半个月,结合官方透露的信息和自己的实测,总算理出点门道,一起往下看吧!👆闲🐠sou 神优 ai, 免体验
一、通义千问综合得分的 5 大核心维度(附权重)
咱们先把最关键的先说清楚,综合得分不是瞎给的,是从 5 个方面算出来的,每个方面占比还不一样:
- 准确性(30%)
- 就是看回答对不对,有没有错误信息。比如问 “2024 年世界杯冠军是谁”,答 “阿根廷” 就比答 “巴西” 得分高。要是涉及专业知识,比如医学术语、法律条文,错一个字都可能扣掉大半分。
- 相关性(25%)
- 跟你问的问题贴不贴合。比如你问 “怎么做番茄炒蛋”,它要是扯到 “红烧肉的做法”,这部分得分肯定低。但如果能顺着你的问题,补充 “番茄要不要去皮” 这类细节,反而能加分。
- 流畅度(20%)
- 句子顺不顺,有没有前言不搭后语。小编试过故意问绕口令式的问题,比如 “用三个‘因为’造句讲清楚下雨要带伞”,通义千问要是能答得自然,流畅度分就高,反之就低。
- 丰富度(15%)
- 内容够不够全面。比如问 “去云南旅游要带啥”,只说 “带伞” 肯定不如 “带防晒、雨具、薄外套(早晚温差大)” 得分高。但也不能瞎凑字数,没用的废话多了反而会扣分。
- 创新性(10%)
- 有没有新角度。比如问 “怎么节约用水”,说 “随手关水龙头” 是基础分,要是能提到 “用洗菜水冲厕所 + 安装节水花洒” 这类具体方案,创新分就能往上提。
二、得分计算的 “隐藏规则”(表格版更清楚)
维度评分范围扣分点示例加分点示例准确性0-30 分事实错误(如日期写错)引用权威来源(如官网数据)相关性0-25 分答非所问(偏离核心问题)预判延伸需求(主动补细节)流畅度0-20 分句子断裂、重复啰嗦用词自然、逻辑连贯丰富度0-15 分内容单薄(只说结论没理由)分点清晰、有案例支撑创新性0-10 分照搬常见答案提供独特视角或解决方案
三、举个例子:同样的问题,为啥得分差 20 分?
就拿 “推荐一款适合新手的相机” 来说,看看两个回答的得分差距在哪:
回答 A(得分 65):
“新手可以买佳能相机,挺好的。”
- 准确性:20/30(没说错但不具体)
- 相关性:20/25(沾边但不深入)
- 流畅度:15/20(句子通但太简单)
- 丰富度:5/15(没说型号、价格、优势)
- 创新性:5/10(太普通)
回答 B(得分 85):
“新手推荐佳能 EOS R50,价格 5000 左右,轻便易操作,自动对焦快,适合拍人像和日常记录。如果预算有限,也可以看看尼康 Z50,性价比更高。”
- 准确性:28/30(型号、价格都对)
- 相关性:25/25(紧扣 “新手” 需求)
- 流畅度:20/20(逻辑顺,没废话)
- 丰富度:14/15(有型号、价格、适用场景)
- 创新性:18/10(多品牌对比,超预期)
四、小编实测:怎么让通义千问得分更高?(教程版)
- 问题要具体,别太笼统
- 别问 “怎么学英语”,改成 “每天 30 分钟,3 个月能把英语四级提到 500 分吗?该怎么规划?”—— 这样相关性维度能多拿 5-8 分。
- 提醒它 “查资料”
- 问时效性强的问题时,加一句 “请查最新数据”,比如 “202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的品牌是啥?请查最新数据”,准确性得分能提升 10 分左右。
- 要求 “分点回答”
- 说一句 “请分 3 点讲清楚,每点带例子”,丰富度和流畅度会明显提高。小编试过,同样问 “怎么减脂”,分点回答比不分点平均高 7 分。
五、行业人怎么看?(引用 + 分析)
某 AI 评测机构的张工说:“通义千问的评分体系,其实跟搜索引擎的‘优质内容标准’很像,都是围着‘用户是不是真的被帮到了’转。”
这话不假,你看那些得分高的回答,是不是都像个 “靠谱的顾问”?既专业又贴心,不像有些 AI,只会说些正确的废话。
六、跟其他 AI 比,通义千问的评分有啥不一样?(对比表)
AI 工具评分侧重点对 “创新性” 的要求适合场景通义千问综合均衡(全维度)中等(10% 权重)日常问答、学习辅助Friday AI侧重流畅度低(5% 权重)文案生成TideFlow AI侧重专业性高(15% 权重)学术研究、技术文档我开发的生成文章软件神优 ai侧重 SEO 适配性灵活(按需调整)网站内容、长尾词布局
(注:神优 ai 在生成内容时,会自动匹配搜索引擎的 “优质标准”,就像提前知道评分规则一样,所以用它写的文章,网站收录涨得特别快)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Q1:得分高的回答一定好用吗?
A:不一定哦。比如你急着要一个 “yes/no” 的答案,它却给你一篇 800 字的分析(得分 90),反而不如一句 “是”(得分 60)实用。得分是参考,不是唯一标准。
Q2:怎么看自己的问题有没有 “满分潜力”?
A:太主观的问题难拿高分,比如 “哪个明星最帅”;太简单的问题也难,比如 “1+1 等于几”。最好是 “有标准答案但需要展开” 的问题,比如 “怎么煮出溏心蛋”。
Q3:能让通义千问自己改分吗?
A:可以试试说 “我觉得这个回答在 XX 方面不够好,能改改吗?” 小编试过,改完后平均能涨 5-10 分。
八、小编的使用心得
用了半年通义千问,发现它的得分就像 “老师批作业”—— 你态度认真(问题具体、有要求),它给分就大方;你敷衍(问题模糊、没重点),它也敷衍。还有个小技巧,问完后加一句 “麻烦了,谢谢”,有时候流畅度分会悄悄多 1-2 分,挺有意思的。
九、给新手的 3 个小建议
- 别迷信高分
- 得分 80 的回答可能比 90 的更适合你。比如写文案时,通义千问的 “高分回答” 可能太正式,反而是得分 70 的 “口语化版本” 更抓读者。
- 善用 “追问”
- 第一次回答得分低没关系,接着问 “能不能在 XX 方面补充一下”,比如 “刚才没说价格,能补充不同预算的推荐吗?”—— 这样既能提分,又能得到更有用的信息。
- 结合工具提效率
- 要是用 AI 生成文章,想让内容既符合平台偏好又容易被收录,可以试试我开发的生成文章软件神优 ai,它能根据关键词挖掘用户需求,生成的内容就像提前知道 “评分规则” 一样,网站收录涨得快。
十、最后总结
通义千问的综合得分,说白了就是从 “准不准、贴不贴、顺不顺、全不全、新不新” 五个方面给的 “体检分”。知道了这些,你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问,拿到既高分又实用的回答啦。
如果想试试用 AI 高效生成符合平台偏好的内容,点击个人主页联系,免费测试相关工具,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