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2025年技术趋势展望报告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5》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一股强大的技术浪潮,更是其他趋势的放大器,它正通过与其他趋势的组合,加速机器人训练、推进生物工程发现、优化能源系统,并解锁更多可能性。”
报告锁定了13项前沿技术,将其归为“AI革命”“计算与连接前沿”“尖端工程”三大主题,并同步跟踪创新、兴趣、股权投资和人才需求四项指标,帮助企业在“数字与物理、集中与去中心化边界日益模糊”的环境中识别高价值赛道。
在技术演进层面,AI继续以“通用目的技术”姿态横扫各行业:78%受访企业已在至少一项业务中使用AI,92%高管计划未来三年追加投入,然而仅1%自称“完全成熟”。
与此同时,agentic AI异军突起——“从边缘概念一跃成为企业技术焦点”,2024年获11亿美元股权投资,相关岗位需求同比暴涨985%,其“虚拟同事”可在物流、客服、编程等场景自主规划并执行多步任务。计算需求激增倒逼专用半导体、云-边协同、先进连接同步扩张:GPU、ASIC、HBM等AI芯片专利量领跑所有行业;云与边缘计算在2024年获809亿美元投资,企业为突破能耗瓶颈,将数据中心迁往爱荷华、泰国等电力富余地区,并采用液冷与AI热管理;5G-Advanced商业化落地,6G传感、网络切片、专网、卫星直连手机等新范式并进,全球5G连接数已破22.5亿,为下一步“感知即服务”奠定网络基础。
在工程落地层面,机器人、出行、生物工程、空间与能源可持续技术正从试点迈向规模化。机器人领域“服务机器人年增速20-35%”,波士顿动力电动Atlas、特斯拉Optimus、GXO Logistics的Digit等人类形态机器人进入仓储与制造现场;Covariant、Figure AI推出可理解自然语言的机器人基础模型,使“机械臂像人类同事一样协作”。
未来出行呈现“多模式电动化”:中国新能源车销量2024年增36%,欧美成本倒挂倒逼平价车型;Waymo无人出租车洛杉矶、奥斯汀全年订单由1.2万激增至31.2万,低空eVTOL即将载客,无人机配送市场2034年或达290亿美元。生物工程借AI加速:FDA首次批准CRISPR疗法Casgevy,3D生物打印、可编程mRNA脂质体、精准发酵蛋白已商业化,21st.BIO、GOOD Meat、EVERY 等公司已建2000升发酵罐或获批上市。
空间技术因“星链”7000颗卫星、亚马逊Kuiper入局、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10-30美元而爆发,卫星遥感、AI火情监测、实时GMTI(地面动目标指示)成为国防与气候治理新工具。能源可持续技术面对“数据中心耗电飙升”与“锂、稀土供应瓶颈”双重压力,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突破24.5%,绿氢电解槽成本随中国60%全球产能快速下探,SMR小型堆与核聚变竞相融资,碳捕捉、长时储能、智能电网正从示范走向千兆瓦级部署。
报告最后提醒:“技术竞争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企业需在人才、基础设施、治理与生态协同上“果断行动”,方能在下一轮技术浪潮中夺取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