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影像这次真的打到点子上了,连华为和小米都忍不住要押注。
没错,我拿到的准消息是: 华为Mate 80系列和小米16系列,有望在部分机型上首发搭载思特威的SC595XS CMOS传感器。
如果成真,这将是国产高端影像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先说这枚传感器本身,它到底有什么能耐?SC595XS是思特威冲击高端市场的重磅产品,5000万像素、1/1.28英寸大底、110dB动态范围,几乎把所有旗舰机标配的参数都拉满了。
它最大的杀手锏,其实不是“像素有多高”这类表面数据,而是它那套独家的 SuperPixGain HDR 技术。
简单来说,这是在一张图里通过一次曝光融合三帧画面,用硬件+算法的组合拳,把逆光、夜景、高光压制这些老大难问题一次性处理得更自然,而且没有传统HDR那种拖影、涂抹感。
此外,它还加入了双模对焦系统。光线充足时采用 Sparse PDAF 模式,功耗低;暗光下则切换为 AllPix ADAF,全像素工作,对焦又快又准。这对夜景拍摄提升非常直观,基本可以告别“拍糊”这事了。
更让我意外的是,SC595XS居然还对功耗下了狠手。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在日常光线场景下功耗降低了约50%,暗光环境也能省掉30%左右。这在强调轻薄的旗舰手机里,简直是刚需级别的进步。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是它背后的国产化进展。这一颗传感器,几乎从设计、工艺到封装,全部依赖国产供应链完成。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产高端芯”。
以前我们说“买国产”,多少有点妥协的成分,而现在,从性能到制造,它已经有底气和日韩巨头掰手腕了。
这次华为和小米一起押注思特威,信号其实非常清晰:国产影像解决方案,已经到了可以信赖、甚至可以当王牌打的阶段。
这不仅仅是一个传感器的成功,更是国内整条影像产业链多年的技术积累开始释放成果。
当然了,SC595XS要真正走进高端旗舰用户的手里,还得过算法这一关。我听说工程样片在一些极限高光场景下,还是会有轻微过曝,这就需要厂商在影像系统上深度打磨。
不过以华为和小米的调校能力来看,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最后我想说,思特威不是在“挑战”索尼三星,而是在另辟一条国产影像路线。
以稳定可控的供应链和持续迭代的技术,慢慢抢下高端机型的一席之地。
Mate 80 和小米16,或许只是个开始。
未来,谁说高端影像必须是“日韩两强”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