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6日电(通讯员 郝源清)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2025年7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团赴“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团在队长张艺锦的带领下,重点考察了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实地调研这座“蔬菜芯片”研发高地,揭开了蔬菜种业科技前沿的面纱。
国际团队攻坚“中国味道”
实验室内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育种专家力量,来自荷兰、希腊的科学家与中国专家并肩作战。西瓜、甜瓜领域领军人物徐永士及其团队的成果已化为国人熟悉的清甜。集团研发聚焦茄果类蔬菜,在黄瓜、番茄、辣椒等作物的种子攻关上持续突破。
图1 为寿光种业集团研发的“寿研青拢“种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安慧 摄
数字基因库:三万种质的“诺亚方舟“
实践团成员对庞大的种质资源库发出惊叹。“这是我们的核心,基因库已保存2.78万份种质资源,全省最大,全国第二。”讲解人员强调,与国家库主攻粮食作物不同,这里专精蔬菜水果类“非主要农作物”。每一份种子都拥有专属数字身份证——只要在系统中输入编码,其“族谱”(父本、母本)、杂交组合详情乃至培育历程瞬间可查。这座数字化“诺亚方舟”,正是应对种业风险的战略储备。
从根茎到果实:科技重塑生长
在组培室里,科技颠覆了传统认知。讲解人员演示了“无种育苗”奇迹:“植物的根、茎甚至叶片,都能在实验室培育成完整植株。广义的‘种子’早已超越颗粒形态。”实践团成员亲眼见证了生命在无菌环境中被重新定义。
图2 为种质资源库的组培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安慧 摄
一粒千金:良种背后的高附加值
研发成果正转化为市场价值。展台上黄绿色小番茄是集团自研高端品种的代表。“春季地头收购价达每斤12元!”尽管价格随季节波动,其种子的溢价能力惊人:一袋不足千粒的种子,代理商售价可达800至1200元,相当于单粒最高1.2元。“现代杂交品种在抗病性、产量和口感上全面飞跃,”讲解人员指着番茄苗解释,“只要水肥管理得当,它们能实现近乎‘无限生长’。”一粒昂贵的种子,承载的是产量与风味的双重保障。
一路前行实践团学子此行触摸到农业“芯片”的科技脉动:寿光蔬菜种业集团以亿元设备为基,三万种质为盾,中外智慧为剑,在茄果类战场不断突围。实践团成员明白种子里的乾坤,正是中国蔬菜走向未来的密码,未来实践团的成员会积极探索种子的奥秘。
图3 为一路前行实践团与种业集团工作人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安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