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扬蹲在二手市场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一台索尼黑卡相机。他熟练地拆开外壳,用棉签蘸取酒精,轻轻擦拭清洗着镜头内部的霉斑。这台相机是他花三百块从废品站淘来的,镜头进了灰,对焦有些卡顿,但经过他的手,很快就能焕然一新,转手卖个钱一千五。
这行当,他干了三年。
起初,吕文扬只是摄影爱好者,大学时省吃俭用买了台二手黑卡,结果发现镜头有问题,自己摸索着拆开清理,竟修好了。后来,他偶然在论坛看到有人高价求购成色好的黑卡,灵机一动,开始专门收购故障机,修好再卖。黑卡相机体积小、画质好,深受博主和街拍爱好者青睐,哪怕二手价也不低。吕文扬看准了这个市场,渐渐摸出门道——哪些型号容易出毛病,哪些故障可以低成本修复,哪些零件可以拆东墙补西墙。
他的“工作室”就是出租屋的阳台。桌上摆着螺丝刀、气吹、清洁液,角落里堆着十几个相机包装盒。每天下午,他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中村的废品站和二手电器摊,专挑那些被当成“电子垃圾”的黑卡。有些只是电池老化,有些是镜头进灰,最麻烦的是主板问题,但吕文扬已经学会在淘宝上找替代零件。
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七八千,勉强够他在城市里糊口。但风险也不小——有一次他收了一台进水机,拆开才发现主板腐蚀严重,彻底报废,亏了五百块。还有同行压价竞争,有些人用劣质零件翻新,导致整个二手市场信誉下滑。吕文扬坚持只修自己能保证质量的机器,虽然赚得少,但老客户会回头,甚至介绍新买家。
傍晚,他给刚修好的黑卡贴上防伪标签,拍了段测试视频发到闲鱼。不一会儿,有人询价。吕文扬搓了搓手,回复:“成色九新,功能全正常,包邮。”对方爽快下单。他松了口气,这个月的房租又有着落了。
窗外霓虹闪烁,吕文扬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心想:明天还得去废品站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