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上午,刚刚与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的林寒共同完成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的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程洪,下午又出现在了在崇州举行的2025年第四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上。
程洪(右)参加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
程洪参加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
7月26日—27日
2025年第四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
在崇州举行
会议以 “人工智能赋能康复医疗”为主题
重点加强“政医学企”多维度合作
推进人工智能+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等研究院所,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医疗机构及崇州共同承办。
大会以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为调研样本,邀请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彭明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永祥、欧洲科学院院士刘洪海等顶尖学者、资深专家、领军企业高层等600余名嘉宾参与,并实地考察街子古镇群康养度假区这一产业聚集地。
在7月26日的签约仪式上,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青城山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智能康养领域的深度协同,重点布局智能康复守护银发健康等领域。同时,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围绕智能康养研发制造及应用布局度假区产业发展,吸引优质医养、康养企业。
位于街子古镇的成都青城山医院是崇州引进和培育的一家三甲医院,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的方式运营,拥有四川省医学会医养结合多学科联合委员会等专业技术资源,是崇州打造医养结合的核心项目。
成都青城山医院
此前,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已在崇州落地人工智能康复项目,探索“人工智能和健康医疗”融合发展路径,以外骨骼机器人及云脑平台应用于康复、康养等医疗领域。
当天,刚完成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的程洪携团队技术成果参加崇州康养产业对接会。据了解,在火炬传递现场亮相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程洪和团队自主研发的。程洪表示,这代表人类与机器共舞的时代到了。在他看来,科技助残正从“功能补偿”迈向“能力重建”,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柔性电子等前沿技术驱动下,呈现爆发式创新与产业化前景。此次崇州之行,程洪团队也带来了相关的康复机器人,重点设备包括智能动力外骨骼机器人与脑机接口运动意图解析系统等,外骨骼机器人通过多维度力传感器与动态控制算法,可为下肢功能障碍者提供步行助力。程洪表示,希望接下来与崇州康养产业合作,运用更多的临床数据与街子古镇的适老化场景结合。
会上,崇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昊天以“万水千山街(皆)士(是)情”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城市发展脉络。
在古镇医养,在山野颐养,在步道动养,在田园食养,在林盘艺养,在诗境心养,近年来,依托成都县市新城发展机遇、龙门山脉生态资源、都江堰水利工程灌区农耕传承,崇州把绿水青山转化为康养产业的承载平台,把人文底蕴打造为康养产业的体验空间,把智能技术应用为康养产业的消费模式,实践文旅高质量发展,擘画“诗与远方”新图景。
崇州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以街子古镇、元通古镇为代表的天府古镇聚落为核心,串联崇州全域中药材资源、“天府乡游”路线、“天府乡居”形态、优质粮油基础等特色元素,并与专业医疗机构、尖端产研项目、赛道龙头企业开展多元化合作,打造以医、养、动、食、艺、心“六养”为要素的康养及大健康体系,通过医疗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集健康管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全链条康养旅游生态,力争成为成渝地区康养旅游标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活动现场还展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脊髓电刺激系统等10余家企业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以科技赋能,助力全场景康养升级。
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彭明强,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院长冯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侯增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意识障碍外科主任何江弘,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永正,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启明,河南善行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学科,深圳睿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张保健,崇州市政协副主席胡川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