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老城区的咖啡馆老板海因茨,最近在亚马逊奥地利站收到了一台中国产的半自动咖啡机。这个经营着百年咖啡馆的德国人,试用一周后就决定换掉用了十年的意大利品牌:“萃取压力稳定,蒸汽量刚好能打出绵密的奶泡,价格却只要一半。” 他边演示拉花边说。
这台咖啡机的走红,藏着中欧专业市场的机遇。厂商最初做家用咖啡机,两年前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发现,欧洲中小型餐饮机构对 “商用入门级设备” 需求激增 —— 既要满足专业出品标准,又不能太贵。他们针对性地改良:增加连续出杯不跳温的恒温系统,适配欧洲的 220V 电压,甚至把操作界面改成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三语版本。
为解决售后顾虑,厂商和维也纳本地的维修公司合作,承诺 “48 小时响应”。现在这台咖啡机已经进入了布拉格、布达佩斯的 20 多家咖啡馆,海因茨的同行们在行业论坛里讨论:“中国设备不再是‘入门款’的代名词,它们懂我们需要的精准度。” 厂商正根据反馈研发带自动清洁功能的新款,“中欧的小商家,为专业度买单时很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