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支撑力在哪里
——河北经济半年报亮点解析之四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出具有卫星通信功能的天通北斗融合通信终端、河北鹰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新款型钢检测机器人供不应求、河北5家企业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今年以来,河北省“新”潮涌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
“这一亮眼指标彰显河北新动能加快成长,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认为,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加快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创新引领,新兴产业活力迸发
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东北、华东、华南等地的高铁线路上,投运了不少新车型,其中,就有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研制的CR200J型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
上半年,除了忙着为国内客户交付列车,中车唐山公司还接了不少海外订单。4月,中车唐山公司与葡萄牙波尔图地铁公司签署了22列新车采购合同。
眼下,根据订单需求的变化,中车唐山公司车体事业部正在同时生产时速350公里智能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和时速140公里城际市域动车组两种车型,实现一条智能产线造多型车。
上半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3.2和1.3个百分点,分别比1至5月加快0.4和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73.2%,高铁车组制造增长66.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全省各地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推动各地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比如,石家庄市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廊坊市持续强化人工智能产业顶层设计……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场景落地。
“两重”“两新”政策深入实施,也有效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在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同时,还推动新型劳动对象和新型劳动资料不断涌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上半年,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看,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三个产业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22.9%、19.6%和17.2%。从新产品看,河北省电子工业专用设备、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0倍、69.3%和54.4%。
独角兽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重要风向标。
前不久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首钢智新电磁材料(迁安)股份有限公司、京西智行张家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5家河北企业上榜。
上榜企业涉及新材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绝大多数为新兴产业,上榜数量较上年增加一家,体现了河北科技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在河北,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4月21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从获奖项目看,共形成专利、标准、软著等各类知识产权2209件,发明专利占知识产权的比重突破50%,达到51.5%;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105项,占与外省单位合作项目的比重为68.6%。
新兴产业活力迸发,新动能加快成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从产业结构看,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4.5%,高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培育,全省“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20%。
项目建设火热,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2月11日,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揭牌暨年产20万片8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启动。
“项目总投资8.82亿元,2027年全部投产,对于提升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链高端化、产业集群规模化水平意义重大。”保定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保定市持续加大对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这些“先手棋”正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放眼全省,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火热,新动能后劲足。
在张家口,总投资约37.1亿元的宝之云华北基地项目加快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打造辐射华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在雄安新区,今年年初落地的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一边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一边争分夺秒开展厂房建设、人才招聘、设备订购等工作。目前,该公司定制的厂房已完成结构封顶,今年将完成产线建设,随后开始产能爬坡。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从重点项目看,393个省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年度计划投资701亿元,世纪互联怀来云数据中心、首钢智新电磁材料高性能取向硅钢、衡水以岭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化等一批项目年内可实现竣工投产。
大项目好项目接连落地,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质效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河北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8%,快于固定资产投资13.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势头良好,不仅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还有利于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率先探索新方向、积极布局新产业,河北省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算力优势,河北省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加快培育数据市场,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一体化算力网平台体系,在钢铁、化工、港口、医疗、医药等26个领域研发垂直大模型292个。
大潮正起,千帆竞发。武义青建议,河北联合京津加快推进“六链五群”建设,做大做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好用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协同开展卡点攻关,推动河北省产业体系嵌入京津创新体系,促进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孵化转化。(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