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粮广东产业园,最大的亮点是这里没有传统工厂的机器轰鸣和人流穿梭,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流水线、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大屏的精准调度。AGV小车不仅干活麻利,还能够“自娱自乐”,它们在繁忙的车间里“唱”起了欢快的歌。
今年上半年这里加工大豆超过75万吨,转化为14万吨优质豆油和59万吨豆粕,这个高强度的工作,除了每个车间配备现代产业工人之外,还需要驱动更多的“数字工友”来精准完成。
中粮广东产业园生产部副经理 余秉昌:这些小车有效运行,靠的是一个一个“小眼睛”。这些“小眼睛”,就是光电眼,还有视频摄像头,再就是雷达。把现场的数据第一时间传到我们的系统,系统再经过运算,有效协调运转。
工厂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长300多米的“空中连廊”,成品油通过这条“智能高速路”自动分拣、自动输送到仓库,配合智能仓储系统,货物从生产到出库全程不落地,高效解决成品、空盘等全过程循环作业。
由于采用了盘道设置,整个“空中连廊”可当作一层楼来使用,有足够的停车、回转空间,从而大幅提升操作效率。在智能立体仓库,6台智能穿梭车和高速堆垛机24小时运转,5层货架,7250个总货位,35万箱成品油被精准存放。
中粮广东产业园物流部经理 周建平:全球领先的数字仓库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库存,自动匹配订单,确保“先进先出”,避免时间浪费。
优质粮食工程 让百姓“吃得好”
不只是粮仓里的新技术新装备,今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让百姓餐桌上有了更多优质粮食。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
截至今年6月底,
各地累计建设优质粮食示范种植基地273个,持续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全国产粮大县产后服务全覆盖。
实施1057个粮食产业升级项目,推广粮机装备3.3万台套,重点支持加工设备更新。
建成使用低温准低温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5500万吨,为粮食保质锁鲜。
下一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进一步增加优质粮食供给,保障百姓“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