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造假冒的SD卡、U盘乃至固态硬盘,其工艺之简单,简直令人咋舌。JS只需拿几块容量极小的廉价闪存,给控制器刷入伪造的固件,就能让Windows系统乖乖上当。你手里那号称256GB的U盘,实际容量可能只有4GB,而且在性能和数据完整性方面大概率还藏着一堆问题。
不过在介绍工具前,有个前提:只有从不知名品牌的第三方卖家手里购买存储设备时,才有必要验证真伪。至少我从没听说过大型官方旗舰店卖假货。另外,常识也很重要——如果价格低到离谱,那十有八九是陷阱。
用CrystalDiskInfo检查基础信息
首先推荐CrystalDiskInfo。Windows系统中也能查看驱动器的一些基础信息,但CrystalDiskInfo将所有信息整合在了一处。在这里,你能看到传输模式、标称容量、固件编号、序列号、总读写量等诸多细节。这是验证设备真伪最简便的方法:如果打开软件后发现信息与官方不符,那这很可能是个假货,而且JS甚至没费心思好好伪装。
无论如何,CrystalDiskInfo都是电脑上值得常备的工具,尤其适合快速查看SMART值(自我监测、分析与报告技术)。如果你想快速验明驱动器真伪,用它准没错。但要注意,骗子很容易篡改软件显示的信息——毕竟它的数据来源于驱动器本身,要是设备固件造假技术了得,显示的信息可能看起来天衣无缝。不过,你可以重点核对固件和序列号,搜索一下这些信息,或许能更清楚地判断设备是否为正品。
但即便如此,你还是可能看到CrystalDiskInfo里的信息毫无破绽。真正的问题,往往在实际读写数据时才会暴露。
运行基准测试确认性能
市面上的基准测试工具不少,但CrystalDiskMark堪称性能测试的标杆。它能给出连续读写和随机读写的基础性能数据。大多数SD卡和U盘的包装上,至少会标注基本的读写速度;对于SD卡,甚至有明确的性能标准来划分不同等级。测试结果不必与标注完全一致,但连续读写速度应接近包装上的数值。
用ValiDrive快速确认容量
接下来该测试容量了,这比看起来要复杂。如果是假冒设备,你不能简单地通过写入大量数据来验证。多数情况下,你添加的文件在资源管理器里能显示,但实际数据并未写入闪存。一旦尝试打开这些文件,就会报错。验证容量的难点在于,设备看起来一切正常,而且如果是大容量的SD卡或U盘,单靠写入几百GB数据来验真,操作起来也很麻烦。
用h2testw确认真实容量,追求100%放心
这款小众工具不太好找——建议用下面的链接(搜索引擎结果里的第一个往往是钓鱼链接)。它会进行一项繁琐的操作:对整个标称容量进行全盘读写测试。根据设备的容量和速度,测试可能需要数小时,期间你可能需要让电脑一直开着,但无需人值守。
https://www.heise.de/download/product/h2testw-50539/download
假冒U盘和SD卡随处可见,尤其是在网购平台。如果从正规渠道购买三星、闪迪等知名品牌,基本不用担心假货;但在淘宝随便搜一搜,就会发现一堆不知名品牌的低价驱动器,我敢说其中大部分都是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