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不少人明显感觉到,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呈现井喷态势。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展览展示来看,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单个企业智能应用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特别是一些科技巨头,产品库简直像“超市”一样,什么都有。系列报道《智能涌现》本期推出:万物皆可AI,人工智能应用加速矩阵化。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现场(央广网发 记者吕红桥 摄)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我们有700多个腾讯产品已经开始拥抱混元大模型,从政务到金融、教育、医疗、零售等核心场景,与用户共建可见、可用、可落地的多个实践样本。”
一家企业就有700多个产品融合了AI,这给人一种万物皆可AI的感觉。实际上,这并不是个例。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家企业的AI应用全景图都是繁花似锦的景象。底层是通用大模型,上面是不同的开发平台,再向上开枝散叶,形成丰富的AI应用,矩阵化趋势非常明显。就连今年刚热起来的智能体,也在快速矩阵化。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说:“过去在智能体发展中,我们很多时候是依赖于单智能体的能力,借助模型对于工具的思考和调用去完成任务。但是对于一些很复杂的任务,我们就会发现单智能体是不够的。因为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不同智能体负责不同专业,让各种各样的智能体很好地协同,我们才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如今,智能客服、数字人、AI助手、智能翻译、智能诊疗等人工智能产品多到数不过来,你能想到的领域,几乎都有AI应用。AI应用矩阵化的背后是AI技术正聚焦基础模型演进、智能体崛起、AI走向物理世界三大关键领域,从推理走向行动,这也是“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之一。腾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徐思彦分析,当前,AI正从“智能工具”演化为人类的“共生伙伴”。
徐思彦说:“基于专业模型的Agent就像一个大厨一样,从备菜、切菜,到最后把这盆菜给炒出来,端向用户,它可以‘端到端’地去完成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也非常适用在一些具体领域的任务,比如财务审核、合同分析、代码修复等。以后,这些专业领域都会有各方面的垂直智能体,让Agent不再只是概念,而是真正开始与人类共同工作。”
AI应用这么多,使用这些应用的入口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应用是用网站提供的AI工具聚合入口进入,有的是通过社交软件、搜索引擎等进入,还有的是用专门的硬件设备才能使用。那么,接下来会不会出现一个超级应用,整合所有AI应用,提供统一入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认为,这要分不同场景来看。
“2C端可能用户为了方便,也可能是因为市场竞争形成的终局,非常容易形成一个超级入口,就像微信一样。因为2C端相对于行业来说,人和人的差异是非常小的。而行业里每个企业都长得不一样,企业里有很多工种,很多流程,所以在2B端的话,我觉得很难有一个通吃的形态。”魏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