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视界今天分享的是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特种机器人:向实战靠拢》,报告由淅商证券发布。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1、特种机器人:减少士兵伤亡,执行危险任务
履带式机器人:传统特种机器人,适用性较强。履带式机器人具有牵引力大、不易打滑、越野性能好等优点,可以搭载摄像头、探测器等设备代替人类从事一些危险工作(如排爆、化学探测等),当前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军用机器人。
腿式机器人:中国推出机器狼,相比机器狗集群化作战更强。狼首先亮相于2024 年航展,并在 “金龙 2024” 中柬联演中实际应用,其相比机器狗侦察能力、打击能力、 保障处置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提升,且像野狼一样擅长“集群作战”,形成侦察 - 打击 - 保障协同体系,在复杂地形中可替代士兵执行高危任务。
人形机器人:尚未投入实战,应用前景广阔。人形机器人拥有高度灵活的肢体运动能力,可模仿人类的各种动作,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2015财 年,美国陆军从国会获得了第一笔700万美元用于机器人战略工作;在2021财年预算中,增长到3.35亿美元。根据预算文件,目前对2025财年的预算要求为4.8亿美元。
2、市场需求:逐步向实战应用靠拢;9月3日大阅兵期待无人智能装备亮相
特种机器人我国投入较晚,相关产业奋起直追。2023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120亿美元,近5年CAGR为22.67%,预计2024年达到140亿美元。我国2023年特 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03亿元,2019-2023年CAGR为29.36%,2024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246亿元。
中国地面特种机器人市场空间预计为170-570亿美元。乐观:参考美国国会2015年前1/3地面战斗将使用机器人代替的假设,中国潜在特种机器人需求空间为570亿美元; 悲观:参考美军“单台机器人替代10名士兵”的作战效能假设,中国潜在特种机器人需求空间为170亿美元。
2025年九三阅兵除新一代传统武器装备外,还安排了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2024年珠海航展展示了VU-T10型与VU-T5两 款履带式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其中VU-T10不但有较好的探测设备和机动性能,而且配备有30毫米自动炮、7.62毫米机枪和“红箭-12”反坦克导弹。
3、竞争格局:整体端中国具有一定优势,核心零部件仍待提升
整机层面:欧美先发优势较强,中国有望弯道超车。分地区来看,2024年,北美地区市场份额最高,为41%,其次为欧洲地区,份额为25%,二者占据全球66%份额,亚 太地区仅占20%。特种履带机器人:美国技术领先,俄罗斯注重火力防护,中国加速追赶。特种腿式机器人:国外仍注重性能和场景应用,但中国机器狼已发展至集群化作战。特种人形机器人:中美两国引领,美国在技术创新和军事探索占据优势,而中国正凭借成本优势加速产业化。
核心零部件:无人战车子系统路线较多,根据具体需求配置驱动系统。导航及控制系统:主要为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惯性导航以MEMS方案为主;混合动力系统:锂离子电池为主要路线;传感器和感知系统:激光雷达、摄像头和热成像仪等配合使用;通信系统:军用无线电台为主要路线;移动和推进系统:可根据场景选择轮式、履带式、腿式等方案;任务载荷系统:根据实际任务选择侦察或打击装备。
幻影视界整理分享报告原文节选如下: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幻影视界整理分享的资料仅推荐阅读,用户获取的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