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晋大地,一场静悄悄的工业革命正在上演。当5G技术遇上工业互联网,这片以煤炭闻名的土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数字活力。从传统能源基地到数字经济新高地,山西正以“5G+工业互联网”为支点,撬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领:
构建数字山西新生态
省通信管理局与省工信厅联合发布《关于做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及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为全省数字化转型绘制了清晰路线图。这份文件不仅明确了四大核心任务,更彰显了我省推动产业升级的坚定决心。
省通信管理局先后组织开展“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三晋”实施方案宣贯解读等活动,覆盖省内130余家工业企业、部分重点链主企业、各基础电信企业及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编撰78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引导5G全连接工厂建设,推动已建成的60余家全连接工厂发挥以点带面作用;联合省工信厅赴各市累计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学优秀、对标杆”活动19场。
基建先行:
筑牢数字化转型根基
在阳泉市百度云计算中心,数以万计的服务器正通过高速网络处理着海量数据。这个亚洲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是我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2025年4月,我省累计建成5G基站11万个,开通部署5G-A基站2500个,10G-PON端口达到74.7万个,综合算力指数位居全国第八。
“我们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布局数字基建,就是要为产业转型留足空间。”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已实现全省县级以上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在晋中市榆次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建设的边缘计算节点,将云端算力下沉到工业园区,实现了数据本地化处理,时延降低至10毫秒以内。这种“云边端”协同的架构,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标杆示范:
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走进山西吉利汽车晋中生产基地,AGV小车沿着既定路线穿梭,机械臂精准焊接车身,所有设备状态实时显示在中央控制屏上。这个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千兆光网+5G”智能工厂,刚刚获得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
据介绍,通过5G网络,工厂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就连螺丝拧紧的扭矩数据都能追溯,真正做到了“一车一档”。
在几百公里外的霍州煤电庞庞塔煤矿,全国首例“5G+智慧矿山”项目正在安全运行。井下500米处,5G网络覆盖了100多公里巷道,搭载高清摄像头的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危险区域检查。山西联通与山西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让这个传统煤矿焕发新生。
华翔集团是我省首家上市的民营装备制造类企业,其生产的压缩机核心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25%。在压缩机零部件的生产车间,运用5G网络,无人驾驶叉车的定位信息、载重信息可实时回传到平台,平台可实时反馈运输指令给叉车,当车间生产出成品时,无人驾驶叉车会自动将成品铲起,运送到无人驾驶拖车的位置,拖车装载满之后,就会自动驶往库房,整个产品的装卸过程可实现无人化生产运营。
“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无线化改造后,智能网关可实现设备5G联网,实时采集厂区内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及产量信息,对采集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原来需要人工定期巡检的设施,现在通过5G设备就可以进行实时检测分析,大大提升了厂区设备利用率,压缩了设备故障的影响时长,有效提升了设备产能。”中国移动临汾分公司相关人员表示。
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带的变化同样令人惊叹。当地企业通过“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接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一家玻璃制品企业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系统上线后,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库存周转率提高50%,今年出口额预计增长40%。” 在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G传感器实时监测窖池温湿度,大数据技术分析优化发酵工艺。“老祖宗的技艺加上新技术,酿出的酒更醇了。”老师傅们竖起了大拇指。 “5G+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山西正以敢为人先的姿态,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