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材料科技领军企业贝特瑞(NEEQ: 835185)在第三届链博会正式发布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这项突破性技术将有效解决制约硅基负极产业化的三大核心难题,为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提升开辟全新路径。
技术突破:从石墨端发起产业革命
贝特瑞自主研发的i石墨技术通过创新材料配比和工艺优化,成功破解了困扰行业多年的锂串扰效应、材料分散不均和热稳定性不足三大技术瓶颈。实验室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20%,休眠容量保持率提高25%以上,存储性能优化超过25%。这一突破标志着硅基负极产业化进程取得关键性进展。
全产业链布局构筑技术护城河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贝特瑞构建起覆盖"材料研发-绿色制造-循环再生"的全产业链生态。公司同步推进研磨硅碳、硅氧及气相硅三条技术路线,产品已批量供应国际头部电池厂商。更值得关注的是,贝特瑞将在2025年5月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彰显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话语权。
产能扩张助力全球市场布局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随着印尼和摩洛哥两大生产基地的产能释放,贝特瑞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从目前的20%进一步提升至30%。公司董事长贺雪琴表示:"我们正通过技术卡位和地理卡位的双重战略,推动全球动力电池材料产业从单点竞争转向系统化创新。"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贝特瑞此次技术突破不仅可能改变现有电池材料竞争格局,更将加速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